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导游词范文四川导游词范文(通用16篇)四川导游词范文篇1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20xx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城市化进程进展加快,但低于全国水平。四川的城市化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至20xx年底,四川共有32个城市,其中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14个,全省人口城镇化率为35.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和建制镇的等级规模变化较大,除成都、自贡、攀枝花、绵阳、德阳等中心城市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城镇化率超过30%的还有遂宁、乐山、内江等市。逐步形成了以成都为特大城市,绵阳、攀枝花、德阳、自贡等大城市,广元、遂宁、达州等中等城市,广汉、江油、阆中等小城市4个层次的城市体系格局。尽管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城市规模体系不完善。在32个城市中,2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个,其余以中小城市居多。城市规模在100万人~200万人、50万人~100万人档次的城市缺乏或不足,形成明显的断层效应。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也不甚合理,城市布局明显东多西少,东部占全省城市数的93.75%,东部地区和重庆地区一起构成中国西部城市群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中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的第四大城市群地区。四川西部只有攀枝花和西昌2个城市。中心城市地位突出。成都是省会城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为全省最大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及交通通讯枢纽。四川省域内的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信息与人才向成都高度集中,极化效应十分明显,成都市的国土面积仅占全省的2.6%,而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却分别占到全省的15.48%和31.64%。成都在四川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西部地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中心城市。地方城市各具特色。除了成都这一综合性特大城市外,其它城市功能各有特点。绵阳为“西部科技城”,西昌是“科学卫星城”,攀枝花是“钢城”,自贡是“盐都”,南充是“丝绸之府”,德阳是制造业重镇,宜宾、泸州不仅是“酒城”,还是水陆交通枢纽。乐山、都江堰、峨眉山、阆中等是闻名的旅游城市。四川导游词范文篇2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躇,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名“天仓山”,又名“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_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