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育室内课教案体育室内课教案【集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室内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体育室内课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2、通过典型事例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教学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教具: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既然提到运动,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人体的运动系统。通过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入本课。[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和提问与小组讨论]二、授课:[总结学生的讨论,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认识骨骼和关节[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图片]提问学生人体骨骼由多少块构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人体骨骼、肌肉模型简单介绍人体的骨骼。介绍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滑车关节(肘关节)平面关节(脊椎)自己动手并讨论:我们身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哪些是微动关节。(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图片和肌肉类型图片]肌肉分成三大类: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食道,胃壁)心肌(心脏)具有律动性重点讲解骨骼肌:人体是很很复杂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要很多肌肉协调配合完成。因此在运动生理学中我们又将肌肉分成这样几类:原动肌(使骨骼产生运动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与原动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固定肌(了解)中和肌(了解)用屈肘动作来具体讲解原动肌与对抗肌。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他们正好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肌肉组。所以,这时我们就将肱二头肌称为本动作的'原动肌,而肱三头肌就称为对抗肌。(3)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臂结构解剖运动图]自己动手并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4)小结:A我们说心肌有律动性,假设心肌每分钟跳60次,我们算一下它一小时、一天、一年分别能跳动多少次?并说说它的重要性!B踢足球时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体育室内课教案2教学内容:1、体育常识2、游戏1、什么是体育课?为什么要上体育课?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3、人体的形态。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9—13分钟)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教与学的方法:(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注: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教与学的方法:(1)导语;(20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注:(1)坐。俗话说“坐如钟”。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2)立。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3)行。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三:结束部分(9—15分钟)(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法。比如:踝关节踢足球时控制球的能力。注:讲解的内容包括头,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上下肢(2)游戏:指鼻子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小朋友拿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做拍状,后者右手食指指着鼻子,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