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公司业绩报告范文有关公司业绩报告范文1一、公司简况.(略)二、近三年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近三年财务指标本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建议2004年度的利润分配及分红方案如下.1.法定公积金10%,公益金10%,分红80%.2.每10股送红股2股,派现金红利0.7元.分红资金不足部分由资本公积金转入.以上方案尚需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分红方案尚需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生效.四、业务回顾1.一年来经营业绩.2004年,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全体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要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落实货款催收责任,狠抓产品质量和公司内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较大幅度增长,完成税后利润2380万元,达到盈利预测值的100%.在2004年年度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及行业50家企业评比中,本公司位于“中国__制造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_位,“中国__最大工业企业”第__位,“中国__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__位.公司产品在2004年国际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产品的销量逐年上升,与去年相比,增幅最高达到40%.不仅如此,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也比上年增长25%;同时,各项产品质量稳定,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实际经营与盈利预测对比,具体指标见下表.实际经营与盈利预测对比__年_月我公司股票上市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包括另两家发起人(__国际信托投资公司、__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9536万元.公司在多方位、多渠道利用好募集资金的同时,还积极、认真、实事求事地按招股说明书确定项目开展工作,具体说明如下.1.投资3500万元用于扩大现有产品生产能力项目.至__年底,实际投入3296万元,其中用于质检培训中心41万元.2.投资622万元兴建综合车间项目.自__年底开始动工兴建,已投入资金32万元.3.兴建__车间项目.与台方合资建立“__有限公司”以扩大规模.4.缓建__大厦和地下停车场投资项目.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从宏观调控大局考虑,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暂缓该项目的建设,将资金投入上述其他项目以获取效益.六、股本变动情况1.股本结构.公司第八次董事会决定,___不再担任__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同意其辞去董事长职务;同时一致推选公司总经理__担任董事长,空缺董事由以后股东大会确认.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2004年度无变更情况.本公司原200万职工内部股,经有关部门批准,除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中7名持股者所持有的1.88万股外,其余的198.12万股已于__年7月中旬上市交易.七、重要事项本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__年_月_日本公司董事会制定了__年度配股方案,每10股配2.7股,配股价暂定为3元,确切价格待实施配股方案时再视行情确定.本方案尚需股东大会表决,报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复审后,方可实行.八、业务展望1.继续抓紧完成以下投资项目.(1)新建质检培训大楼(2)新建综合车间.(3)与台方合资生产__.(4)根据__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际情况,计划投资150万元资金,逐步扩大规模.2.继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GMP认证工作,深入宣传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公司管理,做好各项基本工作,做到向管理要效益.3.狠抓经营,进一步加强销售,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落实货款回笼.4.结合市场需求,多途径、全方位抓好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老产品的技术和用途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加强与__地区的合作,开发利用__资源.九、其他事项1.公司基本资料.2.公司资料查询情况.十、经有关从事证券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重要的财务报表附注说明1.审计报告.2.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见附表.3.财务报表附注说明.包括主要会计政策、变化较大的资产和负债项目说明、经营业绩、主要税项.有关公司业绩报告范文2一、目标和指标____年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目标:强化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和能力,规范安全行为,避免事故发生,保障生产装置安稳运行;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物排放,改善工作环境.____年安全、环境与健康(HSE)指标:1.公司员工人身伤害事故为零;2.承包商员工重大人身伤害事故为零;3.火灾爆炸事故为零;4.职业病危害事故为零;5.外排废水综合达标率≥98%;6.COD总量10吨/年;7.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45.09Kg标油/万元(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8.交通责任事故为零.2010年公司健康、安全与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和优化操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