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精编.docx
上传人:一条****杉淑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精编.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分两部分呈现,第一部分是商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这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1、故事引入的比较好,前两个规律是...“商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分两部分呈现,第一部分是商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商不变规律。这节课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1、故事引入的比较好,前两个规律是八戒的两关,闯关后,悟空才分饼给八戒,通过这个分饼使产生问题,“用悟空采用什么数学知识,教育八戒?”引出要学习之后才能解决问题,就来学习:课题(板书:商的变化规律),2、结合实际改变教材内容顺序,学生发现被除数200不变,除数从2变到20,有什么变化?学生说扩大了,商从100变到10,商缩小了。除数再20变到40也扩大了,商从10变到5,商也缩小了。说明除数从上往下扩大了,商从上往下反而缩小了,反之除数从下往上缩小了,商反而扩大了。之后总结这两条规律,再利用练习,加深对被除数不变,商随着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除数不变,商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适当点拨,由学生总结规律。掌握了上个内容,这个环节就相对比较简单。出示练习题巩固这个除数不变,商随着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商的不变规律,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论证规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商都是7,你能写出商都是7的除法算式吗?然后说出两组比较时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还可以怎么说(乘以相同的.数),要注意“同时”,再比较另两组比较时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最后用语言总结规律。4、练习的设计还比较满意,尤其是最后哪道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学到如何简便运算。不足的地方,有以下三点:1、由于这节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要讲透三个规律很难,时间紧张。2、习题的设计不够精当,比如第一道判断题的第三小题应该这样设计(30÷2)÷(6÷3),以及第三道“数学小护士”的难度有点大,因为时间不够,就要用简单一点改错题3、回答问题没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语言不够精练,不干脆利落,有点紧张。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数,课堂上老师又出示大量的数,通过观察讨论这些数的意义,将数据进行分类,从而找到共同的'特征,引出近似数。教学完这一内容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但为什么要用近似数还没有完全感悟到。在教学近似数的求法时,抓住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为什么四舍五人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前面一位就可以了?四舍五入到万位于精确到万位的意思是一样的。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学生在原有的生活中就时时能看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数学的真实。课中我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多去探索,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去总结出线的特点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为一些线编字母,然后读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教学中利用生动的.课件,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归纳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并且利用表格的方式,很直观地把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比较出来,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试着画一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学生体验知识与形成技能的过程”。但美中不足的是临时运用了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用平板展示学生的作业。因操作不熟练冲淡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干扰了学生学生的思路。所以说应用不熟的教学手段要谨慎拿到课堂上来用。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本单元是将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因为,我觉得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我在教学中,就先突出了读法的认识,新的数位表的认识与了解也放在了前面。在读大数的时候,因为学生已有了万以内的数的读法的经验了。所以,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读大数,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但对于有的学生(大部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了铺垫。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得了较大的计数单位,更为重要的是对“说一说10个1是一十、10个100是一千、10个1000是一万”“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对大数有了更直观地认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但我更注重方法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