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自然灾害及孕灾环境分析(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摘要:辽宁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对辽宁省的孕灾环境进行了调查,对辽宁省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我省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辽宁省;自然灾害;孕灾环境;对策一、辽宁省的孕灾环境分析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西南与河北省临界,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东北与吉林省接壤,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南临黄海、渤海与山东半岛成犄角之势。(一)气候辽宁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岸,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中纬度西风带天气特色。由于地形、地势、距海洋远近的影响,省内各地气候互有差异,主要特色是: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寒冷期长,春秋季短,东湿西干,平原风大。全年降水量在450~115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减少;气温年平均在5~11℃之间,由南向北减低,中部平原略高于东西方山地;无霜期约125~215天,沿海最长;年日照时数在2300~3000小时之间,西部最多;四季分明,各有特色。(二)地形地貌我省地势自北向南,由西东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大致分列于东西两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部为广阔的辽河平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东西部山地丘陵一般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少数山峰在千米以上。中部的辽河平原由巨厚的冲积层构成。平原南部地势低洼,海拔均在50米左右;平原北部因下降幅度较小,且受第四纪松辽分水岭上升的影响,形成起伏平缓的漫岗丘陵。辽东半岛由于长期处于构造下沉,占全国海岸线长度的12%。岛屿岸线700公里,占全国岛屿岸线长的5%。大小岛屿计506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8%。海岸类型由堆积岸和侵蚀岸两种。旅大周围的海岸为海蚀海岸。山海关至锦州一带和丹东至庄河一带危害及平直海岸,辽河口一带为三角洲海岸。我省邻海海底地貌以堆积型地貌为主。如辽河口附近有巨大的水下三角洲,辽东湾里有沙坝浅滩,其他海域均为小于50米的浅海平原。在河流入海处分布着滨海平原,在省境西北延续分布着风积沙丘和沙丘覆盖的平原。岩溶(喀斯特)地貌在省内也有分布,重要分布在辽东和辽西的石灰岩地区,著名的谢家崴子大溶洞现已辟为旅游区。因此我省地貌类型比较繁多(见图1)。(三)地质与构造辽宁省地跨中朝准地台和天山—兴蒙地槽褶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大量的沉积物,经历了多次复杂的构造运动,并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同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1.地层:辽宁省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太古界和早元古界的基底变质岩系广泛分布于辽东和辽西地区,上元古界和古生界分布在太子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复州湾一带,中生界广泛分布于全区,第三系见于抚顺及沈北一带,而第四系冲积层则遍布于中部广大平原地区,它们分属华北地层区和天山—兴安地层区,其中有些断代地层在我国占重要的地位。2.岩浆活动:辽宁省境内自太古代以来,曾有多次强烈的岩浆活动,并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侵入岩和火山岩。辽西一带岩浆活动最为剧烈,中生代以喷出岩为主。辽东一带以各种酸性侵入岩为主。根据构造运动、接触关系及同位素年龄值,将省内岩浆活动时期可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晚古生代、三叠纪及侏罗-白垩纪等几个重要时期。3.大地构造分区: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将辽宁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2个Ⅰ级、6个Ⅱ级、12个Ⅲ级、19个Ⅳ级、43个Ⅴ级构造单元,我省境内大部分属中朝准地台区,仅北部边缘为天山—兴蒙地槽褶皱区,两者以赤峰—开原深断裂为界。4.深断裂:我省断裂构造发育,已知的深断裂有赤峰—开原深断裂、承德—北票深断裂、青龙—锦西深断裂、浑河深断裂、太子河深断裂、双辽—二界沟深断裂、青松岭—三十家子深断裂、新民—大洼深断裂、鸭绿江深断裂、金州深断裂、菊子河深断裂、碧流河深断裂等近30条,皆为岩石圈断裂和地壳断裂。我省深断裂可分为古崖州中朝准地台北缘断裂系、滨太平洋断裂系和北西向断裂系。其分布上具三大构造体(辽东、辽西及下辽河),四个方向(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南北向、北西向)的特征,构成了我省断裂构造的基本骨架。我省境内的中朝准地台北缘断裂系呈东西向,可分南、北、中三个带分布。据地球物理资料,其浅源磁场信息干扰明显,深源磁场信息突出,下切深度大,浅部晚期构造干扰强,多为Ⅰ-Ⅲ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滨太平洋断裂系表现为北东、北北东向两个方向,北东向断裂深源磁场信息突出,浅源磁场信息较差,分布上位于我省中部及其两侧。北北东向则集中在辽河断陷区,浅源信息突出,浅层破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