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计划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复习计划篇1高三整个复习计划基本分为三轮。第一轮,全面梳理,查缺补漏。在第一轮复习中,按着老师的统一安排,会根据课本将高中的所有知识全面、细致的重新温习一遍。这次复习的面应该铺得很广,原来没有掌握的内容,感觉生疏的知识,甚至一些较冷较偏的知识点都应当覆盖到。对于复习中的盲点和做题暴露出来的错误,一定还要一丝不苟的解决。第一轮复习是高考成败的关键。有很多高一高二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在第一轮复习中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稳扎稳打,在最终的高考中一鸣惊人,而有些原本基础不错的同学,却因为好高骛远,在积累实力的一轮复习中盲目追求技巧,虽然赢得一时的高分,却由于根基没有打稳,在冲刺的最后全面崩塌。第二轮,系统整合,融会贯通。第二轮复习就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散布在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搞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做题上,则主要是针对考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做一些较为综合的题目,提高自己全面深入解题的能力。第三轮,考前模拟,强化训练。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掌握的比较娴熟,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就应该进入高强度的高考仿真训练了,在这段时间里,要模拟高考的气氛和模式,把练习当成正式考试,认真对待。规定答卷的'时间,把握自己的解题节奏,锤炼应试心理,积累临场经验;事后多作总结,找出自己的弱点所在,再做一些友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比如,如果你的数学试题中的选择、填空等客观的解题时间和准确性还有待改进,就可以集中精力强攻一下这部分。这样你就会在实践中摸索出来:应用特殊值法、回代法、排除法等提高解题速度;抓住细节和概念,提高计算的准确性。这三轮复习一定要步步为营,不计较一时一事、一城一池的得失,每一轮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千万不能顾此失彼,造成恶性循环。复习计划篇2一、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时间和数学广角二、学习分析: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平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四、教学媒体:课件,尺子等.五.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2.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3.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4.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5.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6.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7.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六.复习的具体措施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习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七.复习内容及时间的安排:1、长度单位——1课时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4.数学广角——1课时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7、应用题——1课时8、综合复习、查漏补缺——5课时复习计划篇3总复习的内容很多,而时间只有一月之余。要搞好总复习工作,必须对教学的现状作认真的分析,合理地安排好教学时间。在分析教学的现状时,我除了要学习新《课程标准》外,还要认真地分析学生在前五年所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基本要求,要认真地分析全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