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doc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1学校教育得独特作用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得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得影响具有即时与延时得价值第四,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与发展个性得功能2素质教育得内涵(1)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得教育(3)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教育(4)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得教育3建立教师威信得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得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得认知能力与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与行为习惯得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得第一印象(5)做学生得朋友与知己4如何建立良好得师生关系第一,了解与研究学生。第二,树立正确得学生观。第三,提高教师自身得素质。第四,发扬教育民主。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5班集体得形成与培养(1)制定共同得奋斗目标(2)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建立得力得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得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得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得集体舆论与良好得班风6现代学生观:(1)学生就是一个完整得生命个体(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得差异性(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得潜能(4)学生得成长需要人文得关怀7教师角色得转变(1)教师就是学生学习得促进者(2)教师应该就是教育教学得研究者(3)教师就是课程得开发者与研究者(4)教师应就是社区型得开放教师(5)终身学习得践行者8教师教学行为观点得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她教育者得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9现代教学观(1)教学就是课程创生与开发得过程(2)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就是科学10现代课程评价得特点(1)评价目得就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素质评价(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得评价(4)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得、交互作用得评价(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11教学工作得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得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得检查与评定12教学过程得特点(基本规律)(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得统一)(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13直观性原则(1)定义:直观性原则就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得感性认识。(2)贯彻直观性原则得基本要求就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14讲授法得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15班级授课制得优缺点1、优势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得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得教学作用.2、不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得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16德育过程得一般规律一、学生得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得规律二、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得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17长善救失原则1、定义这一原则就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得积极性,依靠与发扬学生得积极因素去克服她们得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2、贯彻这一原则得基本要求:①一分为二瞧待学生;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18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得效果(一)让学生明确识记得目得与任务(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得规律组织教学(三)使学生理解所识记得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四)充分利用生动、具体得形象与表象进行教学(五)引导学生用“记忆术"进行识记,从而提高识记效果19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得想象力(一)培养与保护学生得好奇心(二)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三)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四)利用生动活泼得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得想象20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她认为人类需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与彼此重叠得,它们排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得层次.其中,最低层次得需要就是生理需要,接着就是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我们称之为低级需要。归属与爱得需要,尊重得需要,处在最高层次得就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三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