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主题,结合我县环保工作实际,以污染减排工作为重点,倡导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二、活动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三、活动内容一6月5日当天在电视台上发表县政府领导的宣传讲话。二6月5日,设立宣传点,联合县委宣部、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安监局、县教育局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向市民发放环保袋及环保知识宣传材料,现场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咨询活动;告知环境违法行为现场举报电话(873-5645968)。三编发环保宣传信息,内容为第_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等相关内容。发全县国家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村委会人员手机上,以及企业负责人的手机上,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矿山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四在政府大门对面、人民路五亩分里处等显眼地段各悬挂一副宣传标语。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范围,6月5日晚在人民广场播放《天地》宣传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股室、大队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纪念第_“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结合当前我县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精心组织材料,开展材料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迅速掀起活动的热潮。二围绕主题,突出特点。各股室、大队要紧扣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以宣传“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重点,结合我县环保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特色、有影响的宣传活动。三加强联动,开拓创新。各股室、大队要积极协助局办公室,主动与县委宣传部、共青团、工会、妇联、教育局、企业、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等密切联系的单位,开阔思路,创新形式,使环境日的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四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活动结束后,6月8日前由局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就我县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情况上报州级。五、活动时间地点及人员分工一活动时间:6月5日,上午8时3分开始。二活动地点:设广场附近。三人员分工:⒈活动服务组:由同志负责。参与协助,听从负责人的'分工与安排,切实完成活动服务工作。一是准备宣传材料;二是标语制作与悬挂;三是宣传场地的布置;四是保障各项活动的服务。⒉宣传动员组: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县总工会、县妇联、县共青团等单位抽调的人员以及县环保局全体职工,自带各单位宣传材料,统一到县经贸大酒店门口集中,在王副局长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发放宣传材料;二是现场解答群众疑难问题;三是完善发放宣传材料次序,确保人员安全;四是编发活动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⒊摄影组:由同志负责。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抽调相关人员协助完成摄影工作。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2一、宣传主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口号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新环保法实施的开局之年,为做好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精简节庆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的“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将根据活动主题,结合我市实际,围绕新环保法的实施,开展晋城环境宣传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创建美丽晋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富民强省,创建美丽晋城的主题,将重点以新环保法的首年实施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到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工作目标大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切实提升环境保护的公众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可度,努力推动公众共同行动,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的工作生活理念,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环境问题,使保护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四、活动内容及承办单位(一)市长讲话(《太行日报》在6月5日当天刊发),由市环保局办公室负责。(二)新环保法大讲堂暨知识竞赛活动新环保法的实施将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提高“新环保法”在我市公众中的知晓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