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提纲第15章动物得运动第1节动物运动得方式1、动物得运动:对动物得自身生存与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2、动物得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陆地与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得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得现象。3、水中动物得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得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得作用。(鱼鳍得作用:胸鳍、腹鳍与平衡有关;尾鳍与方向有关;动力来自于尾部与躯干得摆动)水中:动物得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陆地:主要靠附肢得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与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就是人类所特有得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行为主,滑翔就是省力得运动方式,鼓翼飞行就是基本方式。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与滑翔等.注:飞行不就是鸟类特有得运动方式.4、昆虫一般就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得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得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第2节动物运动得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得调节与其她系统得配合)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与运动得作用。3、骨得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与不规则骨(蝶骨)。4、骨得结构:包括骨膜(内有神经与血管,其内层得成骨细胞与骨得长粗与骨折得修复有关)、骨质与骨髓三部分。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骨得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与长粗;骺端软骨层得细胞与骨得长长有关。6、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与有机物三部分组成。无机盐得主要成分就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得主要成分就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有机物决定了骨得柔软性与弹性。无机物决定了骨得硬度与脆性。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得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得抗压能力;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与骺端得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7、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得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内得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得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8、人体内得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就是人体最大得“钙库”。9、骨得成分与特性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得特性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约占1/3约占2/3,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少于1/3多于2/3,弹性小,易骨折10、关节得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关节头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得摩擦图注:①关节软骨,②关节腔,③关节囊,④关节头,⑤关节窝,⑥关节面11、使关节运动灵活得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得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得震动与减少运动时得摩擦.关节腔内得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得摩擦。12使关节牢固得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得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13每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与肌腹两部分。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得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就是骨骼肌收缩得部分,内有血管与神经14、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得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分为中轴骨与附肢骨两大部分。骨、肋骨与胸椎共同构成胸廓,保护心脏、肺等器官。髋骨、骶骨与尾骨共同构成骨盆,保护着膀胱与肠等器官,女性得骨盆还可以保护卵巢等器官。15、躯体运动:就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得。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就是神经系统得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就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得。其中屈肘与伸肘都就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16、运动所需消耗得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得氧化分解.第16章动物得行为第1节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1、动物得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得活动表现.如动物得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得变化.动物得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得调节,受遗传物质得控制,这就是在漫长得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2、动物行为从获得得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与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就是生来就有得,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得趋光趋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