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教案1.doc
上传人:依波****bc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三章第一节 磁现象和磁场 教案1.doc

《整合》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三章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教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磁现象和磁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2.知道磁场的基本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3.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利用电场和磁场的类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物质的客观性原理。教学重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特性。教学难点磁场的物质性和基本性质。教学方法类比法、实验法、比较法。教学用具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小磁针、导线和开关、电源、铁架台、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利用磁场的仪器或工具随处可见,如我们将要学习的电流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进人21世纪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希望同学们勤奋学习,为攀登科学高峰打好扎实的基础。今天,我们首先认识磁场。[新课教学]一、磁现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磁现象”两段,明确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永磁体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问题2什么是永磁体、磁性和磁极?磁体有几个磁极,如何规定的?磁性最强的区域就是磁极。古代人们就发现了天然磁石吸引铁器的现象。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著作已有关于磁石的记载和描述,而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描述的“司南”,人们公认是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12世纪初,我国已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明确记载。1.磁体人们最早发现的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现在作用的磁铁,多是用铁、钴、镍等金属或用某些氧化物制成的。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铁都叫做永磁体。2.磁性磁体都能吸引铁质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磁性。3.磁极磁体的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磁性最强的区域叫做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又叫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又叫N极。二、电流的磁效应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请你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见解。电荷存在正负、磁体存在两极;电荷间有力的作用,且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磁体间同样有力的作用,且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电现象和磁现象间的相似是偶然的吗?如果你是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怎样认为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问题1:人们是通过那些自然现象,开始形成了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问题2:开始,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你从中有何启发?问题3:奥斯特是如何发现电流磁效应的?以前的实验为什么会失败?谈谈你的想法。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实验有何意义,竟使安培、法拉第对奥斯特有如此高的评价?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发表见解。1.电现象与磁现象的联系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似使我们猜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自然界中的磁体总存在着两个磁极,自然界中同样存在两种电荷。不仅如此,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特征:同名磁极或同一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磁极或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731年,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电过后,他的一箱刀叉竟然有了磁性。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但是,也许是由于磁极不可能像电荷那样单独存在,也许是磁体不会对带电体产生直接影响……也许是由于其他原因,直到19世纪初,库仑、托马斯·杨和安培等著名物理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不过,在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随着对摩擦生热及热机做功等现象认识的深化,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相互转化的思想,在哲学界和科学界逐渐形成。深受康德哲学思想影响的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相信,就像电和热、电和光之间存在联系一样,电和磁之间也应该存在着联系。2.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的实验奥斯特的实验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人们见到的力都沿着物体连线的方向,即所谓“纵向力”。受这个观念的局限,奥斯特总是把磁针放在导线的延长线上,然而均以失败告终。1820年4月,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在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磁针转动了。这个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但却是奥斯特盼望已久的。(2)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连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年7月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的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为此,安培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