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子午镇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2023年上半年,子午镇环境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生态环保局楚雄市分局及相关部委办局部门的对接、支持和指导下,紧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认真围绕镇党委、政府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思路来研究、来部署、来落实,攻难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各级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问诊把脉,突出本镇各部门职能职责,认真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动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动融入“国家卫生乡镇、乡村振兴、美丽庭院建设”等项目中来,打好以龙川江西观桥断面上游子午镇流域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修复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污染防治7大标志性攻坚战和各级党委政府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确保了2023年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压实主体责任,健全保障机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生态保护优先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正确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先工作、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全年工作计划、措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年初及时调整充实了镇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镇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与13个村党总支、村委会签订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责任书,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2次,每月1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系列讲话精神和上级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及生态建设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党政班子会议和干部职工会议学习,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为全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强化污染整治。认真履行镇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和“散乱污”治理工作。一是开展了子午镇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排查整治2次,严格按照“一企一策”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对标对表整改落实,下发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暨生态文明建设行政现场督办处置意见书、通知书4份,开展了子午法邑砖厂、子午自来水厂、龙点山泉饮品厂存在生态环保问题、云龙村委会污水一体化处理站设备使用率不高,出水口水质超标整改工作,现已实现全面“清零”销号,整改完成率达100%;二是开展了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第十六批D2YN202104210063号信访举报件楚雄利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法邑砖厂、子午自来水厂等企业省环保交叉执法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坚决防止滑坡反弹,群众举报件诉求全面得到回应;三是认真落实“河长制”部门监管职责,推进龙川江西观桥断面上游子午段中干渠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子午镇集镇污水处理站、云龙村委会污水站及以口两个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工作,严格执行出水口水质达标排放,配合市环境监测站完成子家冲水库、罗花冲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质监测,认真履行“河长制”职责,开展水库、坝塘、沟渠大小巡河60多场次,组织镇、村、组干部群众开展清河行动4次,参与“清河行动”“清四乱”的党员干部群众达900余人,清理河道累计38公里,投入机械和车辆25台次,清运淤泥、垃圾共计150多吨,有效推进了龙川江西观桥断面上游子午镇境内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了区域内水环境质量和水环境安全;四是严格落实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经发办、林草、规划、农业等部门联动加强田间地头秸秆、垃圾露天焚烧,野外森林用火,建筑施工工地业主露天随意堆放砂石料,法邑砖厂、小白山砂石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督导50多次,做到发现一起,禁止一起,处理一起,教育一批的目的,实现了全镇春夏季大气环境质量的优良;五是完成了鹿宜村委会2022年作为新增环境整治行政村佐证材料及乡镇关于征求《楚雄市12个小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楚雄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等意见反馈回复上报工作;六是抓好以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生态保护,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0.5万亩测土配方,近万亩无人机集中农药喷洒作业,2万多亩烤烟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有效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的负增长,最大限度降低农业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