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最新学生实习报告范文【10篇】学生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测树学是从事林业调查与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主要专业基础科目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践环节,温习已学知识,预习新内容,也为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与相互协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实习内容:1、标准地调查与林分因子测定;2、角规测树(原理、方法、技术);3、实习地点为下蜀林场实习组织与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每班分5个小组;2、安全第一,遵守纪律,爱惜仪器,密切协作,保证数据质量;每人独立撰写实习报告。仪器工具:测树罗盘仪及支架、测高器、直径钢围尺、皮尺、角规、标杆、工具包、粉笔、实习指导书、记录笔、本(纸)及计算器等。实习树种:1、马褂木;2、国外松;3、杉木等标准地调查一、标准地的定义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所谓标准地,即人为选定的、并且期望能够代表待测林分调查因子平均水平的典型地块。它应该是整个林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因子的数量、属性及质量指标值,其中,林分数量因子值可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换算。林分调查结果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设置标准地时,应对整个林分作比较全面踏查,目测各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当地段设置标准地。二、标准地的种类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临时标准地是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固定标准地是在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测设要求更为严格。三、标准地设置(一)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1)必须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1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二)标准地形状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三)标准地面积(即大小)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必要精度,标准地内必须有足够林木株数。(四)标准地的境界测量用罗盘仪测角,皮尺或测绳量距,在坡地上量距要改算为水平距离,测线闭合差一般不得超过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测量境界线的同时应伐开灌木,清除蒿草,对测线外的树干,在面向标准地的一面标出明显记号(可用粉笔作记号)。根据需要,标准地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标桩。(如下图所示)四、标准地的调查工作(一)每木调查又称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可精确到0.1cm),这是标准地调查最基本的工作。有时为了简化记载和计算,每株树的直径可以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的格式进行记录。1.径阶大小确定2.确定起测径阶。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一般以林分平均直径0.4倍的值作为确定起测径阶的依据。3.其他应注意事项(1)调查记载需分别树种进行。如果是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又能够划分出林层和年龄世代,则需分别林层和世代调查记载;(2)按整化径阶记载时,有时每株树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确定出它是用材树还是半用材树或薪材树,分别记人每木调查表中的各相应栏目内;(3)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进行检尺;(4)用整化径阶的轮尺或围尺测定每株树木离根颈1.3m高处的直径,在坡地应站在坡上方测定,1.3m以下分叉树应视为2株,分别检尺;(5)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得原则,确定检尺树木。学生实习报告篇21、实习目的:为了弥补审计理论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实习,使得学生可以将审计基础知识、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实务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战”演练中增强对审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审计过程的了解,熟悉审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运用,为将来从事审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实习内容: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为实习资料,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总体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运用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主要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最后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鉴别、汇总,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3、实习总结:两个星期紧张的审计实习,留给我的都是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体会。我们实习的目的是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对审计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灵活运用以便于在以后的就业不至于“手慌脚乱”!在这次实习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对一个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