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9页第PAGE\*MERGEFORMAT1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9页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上)张其成著名国学家、国学管理创建人前言非常感谢大家,也非常高兴来到国图参加这个公益活动。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中华民族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这是一场自然的灾难。自然的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最可怕的是人为的灾难,或者说文化的灾难和心灵的灾难。一、什么是国学我们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以一场特殊的方式,我们怎么来预防这种人为灾难和心灵灾难的发生。所以我讲这个题目是“国学智慧与管理创新”。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国学?我刚才说到了,我们最怕的是文化的灾难,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学术,现在有一个词,当然这个词100多年这么叫了,叫“国学”。但是这个词它流行开来,我指的是学术上的流行,严格地说是本世纪初开始的。那本世纪初有一个国学热,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好多人叫我预测,因为我主要是研究易学,说你能不能预测一下,这场国学热什么时候能结束?我说这个国学热至少还要20年,甚至于远远不止20年,为什么我要说20年呢?这是按照易学的说法。就是说从2004年到2023年,这个20年,我们走的一个运叫“艮卦之运”,周易里面有一个卦叫“艮卦之运”。很有意思,我也不懂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都不懂。那么恰好就是在2004年左右,这个国学在我们的社会上开始热起来了,尤其是我们企业界成功人士当中,开始对国学感兴趣。在北大、清华开设了一些国学班,面对企业家开设了一些国学班。而这些国学班总是要从周易开始讲起,一般都是我在讲,这样我非常有幸就结识了好多朋友。两年、三年过去了,好多企业家、老板还继续在学国学,这个很有意思。我就问他们,我说“你学了国学这么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他回答我四个字“一头雾水”。我说怎么学国学学得一头雾水?他说你看这个国学,先秦时期就有诸子百家吧?现在讲国学的人也是诸子百家,以现在的诸子百家讲过去的诸子百家,你不一头雾水才怪呢!我一想这有道理,所以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学国学,怎么来学才不一头雾水,不仅不一头雾水,而且能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地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能够每一个人身体力行。(一)一个中心所以我就在琢磨这个问题,后来我琢磨出来了,三句话。我说你按照这三句话来学国学,你肯定不会一头雾水。哪三句话呢?“一个中心、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你要是这么来学国学,你绝对不会一头雾水。什么叫“一个中心”?国学博大精深,但是它是有一根主线的、是有一个中心的。把这个中心抓住、把这个主线抓住,那么你这样再来学国学,你就一清二楚了。那这个中心是什么呢?我的观点就是“易”一个字,这个“易”字还不能说就《易经》这一本书,不是这一本书的问题。那么“易”的里面也是非常复杂,那我们讲的主要是“易道”,“易”所体现的这个思想、精髓,这个是核心,不是“易术”,“易术”具体的方法那是干嘛?那就是算命、看风水等等,这个不能说就是我们易术,这只是对易道的一种运用而已。首先要抓住“道”,这是我在90年代的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叫“易道主干”。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打个比喻,如果我们把中华文化,把我们的国学比喻成一棵大树、苍天大树,那么这个树的树根呢,就是伏羲八卦。这个树的树干就是什么?就是易道、大易之道。那这个树上长出来三个枝,也就是我说的“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指的汉代以后,我们中华文化的三家,那也就是三个字“儒、道、佛”。儒家、道家、佛家;儒教、道教、佛教;儒学、道学、佛学;这是“三个代表”。(二)三个代表那也就是说这“三个代表”我是这么来理解的,就是在这棵苍天大树的树干上面长出来的三个枝,一枝是儒家、一枝是道家,还有一枝当然不敢说是佛家,因为佛家毕竟是释迦牟尼创立的,是古印度,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5年四月初八,在迦毗罗卫国,那你不能说它是这个大树上,是伏羲氏这里长出来的,不是。可是大家别忘了,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反而是在我们中国生根、开花、结果,而在印度有600年佛教彻底没有了,主要是在中国。那中国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禅宗。到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八个宗派,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那就是禅宗。所以,另外这个树枝准确地描述,我认为就是禅宗。儒家、道家或者是中国化的佛家,这个我想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这就是“三个代表”。“两个基本点”我一会儿再说,那是国学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的两大基本用途。那么按照我们学术上的分类,尤其是按照我们文化的载体,图书的分类,一开始是分六类。《七略》实际上是六类,不是七类。我刚刚讲了一门课,叫“中国图书分类精神”,他们都说你这个应该给图书馆馆长讲,我说有机会应该讲。那么到后来呢,是在晋代,魏晋时期开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