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是浩****32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docx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学制改革问题对策近几年来,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引起了教育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高校、导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很多高校开始实施以缩短学制为特点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同时,部分相对较早完成学制改革的高校出现了“回流”的现象。“回流”现象的产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在处于不断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级阶段。笔者试图从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背景入手,在充分认清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必然性的基础上,以保证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分析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90年代,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重任,也是高校服务社会、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径。鉴于处于发展初期的高等教育水平有限,为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学位条例明确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各培养单位为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一般将硕士生的培养年限定为3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逐渐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特别是随着博士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术型硕士生的相对独立性越来越弱,逐渐变成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做专业知识准备的过渡性学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领域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逐步从“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转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正是推动我国硕士生学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的我国高等教育而言,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研究生教育开展交流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大多数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1-2年短学制,我国若坚持以3年制为核心长学制,必将阻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远发展。二、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状况1992年底,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提出,培养研究生可实行“灵活的.学制”。1995年11月,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研究生教育“学习年限偏长”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要求“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和人才培养规格分别确定”。这段时期,研究生学制改革基本处于议论阶段,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试行2年制学制。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促进了高校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第一个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学制,当年该校70%左右的专业采取了两年制的培养模式。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相继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学制。经过调查,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改革措施相对成熟,改革结果初见成效,正在现有经验和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另一种情况是盲目地推行改革,没有做好与学制改革密切相关的配套改革工作,仅是简单地将学制改革理解和执行为将学习年限由原来的3年或2.5年压缩为两年。不难想象,后一种不成熟的改革,无法实现改革的最初目标,无疑会遭遇到来自导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多方质疑。甚至在部分高校,出现了“回流”的现象,即将已经缩短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为原来的3年。笔者认为,“回流”的现象产生,充分说明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在处于不断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级阶段。对于未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应在充分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和社会需求差异等的前提下,在认真细致地做好改革措施规划和制定的基础上,慎重实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工作,避免仓促性和盲目性;对于已经实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高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认真剖析改革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促进该项改革工作的成熟与发展。三、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清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变化是学制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通才”和“专业型人才”的中间阶段,硕士学位属于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