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究实验.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物探究实验.docx

生物探究实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触角、腹部有关吗?学校:青岛第26中学班级:9年级3班学生姓名: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触角、腹部有关吗?一、实验背景自从初二上学期探究了书上和40页——蚂蚁的通讯是依靠气味!我便对这小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巧不成书,今年寒假,我家附近开了一家“开心农场”,从此,“蚂蚁公社”就成了我家的新成员,我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实验步骤1、问题:(1)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触角有关系吗?(2)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腹部有关系吗?2、作出假设:(1)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触角有关系。(2)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腹部有关系。3、制定计划:(1)A、挑选24只同种、同大,且生命力旺盛的蚂蚁,8只编为一组,进行实验。B、第一组中8只把胶水分别用棉花棒给它们各自的两只触角粘黏在一起;第二组中的8只用棉花棒给腹部抹上胶水;第三组中8只不作处理。两只触角粘在一起腹部沾上胶水C、在上学期探究实验基础上——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留有气味,然后分别把这两组蚂蚁放出来。三、实验结论(1)第一组的8只蚂蚁一开始漫无目的地四处爬寻,不久有7只爬向了目的地;第三组的8只蚂蚁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实验证明: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触角有关系!漫无目地的蚂蚁成功到达的蚂蚁(2)第二组的8只蚂蚁一开始混乱无序,后来有6只顺利地到达目的地。第三组的8只蚂蚁树立到达目的地。实验证明:蚂蚁的通讯与它的腹部有关系!漫无目地的蚂蚁成功到达的蚂蚁四、改进与不足A、实验蚂蚁数量不多。毕竟自己饲养的数量有限,应该多捉些野生的蚂蚁,最好是蚁窝进行,这样会更有说服力。B、人手不够。自己一人既要拿着放大镜观察,又要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应该多找几个爱好者。C、受实验地点限制。本次实验是在大茶几上,蚂蚁距离目的地较近,主要为了方便观察,让蚂蚁尽收眼底,远了又如何呢?说服力有些欠,应该在大自然中进行,让蚂蚁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这样更有说服力。D、胶水抹得要少,要不会影响寻物时间。五、感想与反思A、在蚂蚁身上除了气味、触角、腹部,一定还有其他的通讯器官,值得进一步去探究。B、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们要探究它们的通讯,让它为人类服务。如:蝶蛾类昆虫,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性外激素,我们可以让一定量的引诱剂干扰雌雄之间通讯,造成不能交配,这样就控制了害虫的数量。再如:蜂后会分泌一种称为“蜂王浆”物质的化合物,能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但同时也是人类的高级营养品。还如:人们通过熟悉的蝙蝠和海豚,它们利用超声波通讯,人类发明了雷达。总之,生物是人类的朋友!C、查找资料,搜寻探究实验的相关信息,让自己掌握知识更全面:化学通讯是蚂蚁采取的基本信息交流方式。化学信息素是蚁后及准雌蚁的上鄂腺释放的"女皇信息素",又称"女皇物质"。这种"女皇物质"散发在蚁群内,能够抑制工蚁的卵巢及生殖系统发育,使工蚁专致于除产卵外的一切群内外工作。其次是工蚁的主鄂腺分泌物,这种分泌物起防卫、报警作用,又称报警信息素。工蚁的直肠附近有一个直肠腺能分泌示踪激素,混在粪便中来标记蚁群的领地。腹腺分泌物起着对近距离物体的定位作用。毒囊附近有一种杜氏腺,其分泌物起报警、召集作用,常与毒液一起从螫针泌出。蚂蚁的视觉信号经常与化学通讯信号混在一起,具较大复眼的蚂蚁有良好的视力,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特别是对活动物体较敏感。当发现食物时,可召集同伴迅速聚集到有食物的地方。此外,蚂蚁也可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进行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用触角接触、抚摸、品尝、抓紧、快速前后移动、轻推等行为表达信息。参考资料:HYPERLINK"http://www.kexingsuo.com/zyzs-mayi.htm"\t"_blank"http://www.kexingsuo.com/zyzs-may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