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校共管共育方案家校共管共育方案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家校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二、总体目标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三、活动内容1、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共同帮助学生,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一次。2、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结合教师联系农户活动,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3、举办学校开放日。每月确定一个班级向家长开放,供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听课、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原则上一学期对学校评议一次。4、适度开放教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图书室、微机室,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与家庭资源共享,加快家校共建的进程。5、创建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讲学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各项成果记录装入档案袋,一学期一总结,帮助孩子收录成长中的痕迹。6、共同实施教育。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邀请家长与学校共同策划、组织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常识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共谋、成果共享,同时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开展文明素养、科学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四、活动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举行“家校共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广大师生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家校共建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工作。2、落实机制,务求实效。家校共管共育方案2家长学校是学校和家长进行思想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的好形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指导思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很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以使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二、途径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和分年级进行座谈的形式办好家长学校。三、具体实施方案1、每学期由学校和年级进行2~3次讲座,时间为开学初期、中期和期末。2、讲座可安排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要求和计划,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以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3、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介绍教子成才的经验,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4、在家长学校教育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方向的教育,在家长学校授课中增加有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家庭心育功能,使家长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5、定期请司法所及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家长介绍本地区治安管理和与学生有关法律知识,举办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家长座谈会,请家长配合,把违法犯罪力争消灭在萌芽中,确保犯罪率为零。家校共管共育方案3一、活动目的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给家长和孩子一个共同展示的`舞台,促进本班孩子健康成长。二、活动时间1、20xx—20xx学年,20xx年10月、11月、12月每两周一次,20xx年3月、4月、5月,每两周一次。2、利用两周中的某周二或周三最后一节音乐课时间。(为保证音乐课授课时间,可对调语文、数学、班会等课。)三、活动内容(任选一种)1、为孩子们讲个有意义的故事。2、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3、交流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感受。4、和孩子一起表演一个节目。5、介绍自家孩子参加某次活动或比赛的过程及感受。四、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安排三名家长来校参加,由班主任老师主持。每名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间在5至8分钟为宜,展示活动也可自行制作PPT,或展示活动图片,或播放相关短视频(1至4分钟)。五、活动奖励参与活动家长每人和孩子都发纪念品一份,多半为学习用品。六、活动宣传相关照片和资料发到群里共享。七、报名时间可通过班级群或单聊联系两位老师均可小学“家校共育”活动方案主题班会。第一次活动时间初定为10月13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已联系好本学年学校家长委员会委员汪xx爸爸和上学年委员王xx妈妈,还有一位家长可以报名参加。八、报名前最好考虑好活动内容和形式,与老师交流后再确定。如果对活动内容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