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主题读书活动总结多篇[导语]学校主题读书活动总结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学校主题读书活动的总结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为营造浓烈的读书氛围,引导我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并形成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实现教师专业水平、校园文化水准和学校办学品位同步提升。我校开展了“潜心读书、丰富内涵、促进发展”主题读书活动。现将近期活动开展情况作一简要总结。一、制定方案,建立机构。学校由教科室制定了《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对本学期读书活动做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使此项工作能有序地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读书活动,并将这一活动作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成立了由学校全体行政人员为成员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指导督查读书活动。二、广泛动员,群体参与。学校于开学初利用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动员,使广大教师认清此项活动的意义。统一认识,使读书逐渐成为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成为教师自发的行为。各年级组再充分利用年级会议时间,对读书活动进行具体要求,教导处在第六周教学六认真检查时对教师读书情况也一并予以检查。三、确定书目,相互研讨。根据县局安排和本校具体实际,我们确定了全体教师的必读书目为《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人手一本。学校统一订购发放。另外,学校要求教师自选1—2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进行阅读。利用征订09杂志的机会,要求教师每人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教师根据确定的书目有计划地读书,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充分利用如东教育信息网和南通教育网,鼓励教师参与读书论坛活动。四、积极推进,纵深拓展。为促进此项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学校举办了“我与新课改同行”演讲比赛,通过这一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研究,读新课改书籍。学校还充分利用各种征文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读书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比如这次“金帆杯”征文活动,我们就积极组织,动员教师参加,要求近三年工作的教师必须人人参与,撰写论文,一时间,许多教师到教师阅览室借阅教育教学类的报刊,到图书馆借来教育类的书籍做摘记。这次活动,我校供有60多篇论文送交参赛,并获得了组织奖。五、营造氛围,凸显人文。为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应对新高考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强化大文科环境建设,,推动人文教育,构建书香、健康、和谐、平安的校园文化,为创建四星级高中奠定厚实的人文底蕴。学校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读书活动,把它放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角度思考。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和阅览室这一大文科环境的重要阵地。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倡导阅读,推进素质教育,建设书香校园。为师生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扩展无限的精神教育的空间。【第2篇】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读书的活动总结第:“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总结根据盈江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文件及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精心组织“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学期以来,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盈江县第十二初级中学位于盈江县西南,距县城40公里,教职工21人,女教师12人,男教师9人,少数民族教师3人,其中:专任教师19人(小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人,中学二级教师8人、未评级7人),工勤人员2人。其中:本科18人,专科1人,中专1人。生源来自铜壁关乡31个村民小组;在校学生156人,5个教学班,其中:寄宿生121人,景颇族学生114人。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使“中华美德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取得实际性的效果,我校成立了以满琼华校长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认真制定出活动方案。具体活动措施按学校实际情况实施,大力开展中华美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三、开展情况1、大力宣传,发动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使全体师生对中华美德的内涵有了深入的认识。各班高度重视,组织师生主动参与到此次活动中,给校园营造了一个讲文明话,当文明人的良好风尚。2、开展“中华美德颂”读书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加贴切地理解“中华美德”的真正意义,我校组织学生采取自学、集体学、教师领学等多种形式系统的学习《中华美德颂》书籍知识,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让学生围绕书本内容写出心得体会,写出收获,读后感悟升华,把中华美德理论知识化为行为实践。组织20xx年级开展演讲比赛,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将学习内容延伸和拓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和巩固学习成果。结合实际,组织全校师生在“6〃26”国际禁毒日活动中,将读书内容寓于其中,通过唱红歌、诗歌颂、文艺晚会等,使读书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寓教于乐,使主题教育产生更好、更有效的作用。此次活动共表彰州、县、校级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