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2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简析:本册教科书共15个单元,其中第8单元是开放单元。单元主题有的的确是“主题”,有的则是题目。要根据主题创设的情境,创造性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适:15个单元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这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来确定重点学习的单元。学生兴趣大,积极性高,教师认为有扩展价值的单元,可以增加内容,延伸再延伸,如“植树”“清清的水”;反之,则可以压缩。单元内也可以灵活处理各项学习内容,如“守信用”单元,《我必须去》练默读,学生字,课文内容可以与活动、写日记结合学习;课堂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岩石上的小蝌蚪》《朋友》两文。本册设置了两个《丁丁冬冬学识字》单元,继续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四册学过的识字方法总结和整合,同时学习一定数量的生字。第二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学习根据形声字的声旁猜字音。与前三册学过的看图认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认字、听别人读、部首查字等认字方法整合,每位学生都能够有办法独立认字。按照人们认字的实际心理过程,教材把它们总结简化为“猜一猜,问一问,查一查”,见《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学习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认识电脑键盘,为学习输入汉字打基础。本册阅读教学强调积累,强调整体感受,强调个性化学习。要继续培养朗读、默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教学。有不少自读课文可读性很强,只是由于生字太少,不宜作主体课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适当的.篇目在课堂上指导学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字420个(包括12个多音字),写字230个。2、学习音序查字法。帮助学生学会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查字典的方法。3、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4、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5、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练习写请假条、个人启事等实用便条。三、教学措施: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四、教学安排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完成情况第1周2、22-2、261、好习惯5-6课时第2周3、1-3、52、妈妈6-7课时第3周3、8-3、123、丁丁冬冬学识字(一)4-5课时第4周3、15-3、194、植树(一)4—5课时第5周3、22-3、264、植树(二)4—5课时第6周3、29-4、25、青青的山5-6课时第7周4、6-4、96、讲信用6-7课时第8周4、12-4、167、远行(一)3-4课时第9周4、19-4、238、远行(二)体育世界8-9课时第10周4、26-4、30丁丁冬冬学识字4-5课时第11周5、4-5、7复习考试第12周5、10-5、149、动脑筋8-9课时第13周5、17-5、2110、动脑筋6-7课时11、清清的水(一)第14周5、24-5、2811、清清的水4-5课时12、小英雄2-3课时第15周6、2-6、412、小英雄4-5课时第16周6、7-6、1113、快乐的生活5-6课时第17周6、14-6、1814、立志9-10课时第18周6、21-6、2515、夏天8-9课时第19周6、28-7、2机动复习8-9课时第20周7、5-7、9复习考试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计划篇2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三班语文课,本班有学生53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