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mm****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建议用时:45分钟)读漫画《美好的回忆》,完成1~2题。1.此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过度放牧D.过度开垦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这种环境问题突出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B2.C[第1题,该漫画画的是一农夫利用骆驼在沙漠上耕种,其“美好的回忆”是在田地里利用牛来耕种,漫画反映的是土地荒漠化严重。第2题,土地荒漠化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是著名的具有滋补作用的奇异中药材,也是传统出口的珍品,有着“一物竟兼动植两性”之说。近年来,虫草价格一路飙升,最贵时,每千克价格高达4万元以上。这刺激了大批的人进行采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此完成3~4题。3.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A.三江平原B.内蒙古高原C.吐鲁番盆地D.青藏高原4.过度采挖冬虫夏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湿地减少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沙化3.D4.D[第3题,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第4题,青藏高原过度采挖会导致草场退化、沙化。]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5.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增加最明显的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6.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增加C.人口分布的变化D.农业技术的进步5.C6.A[第5题,读图可知,亚洲、非洲耕地面积波动下降,欧洲变化幅度不大,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波动上升,其中北美洲上升幅度最大,选C项。第6题,高纬度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热量不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说明热量条件得以改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选A项。]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8.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7.C8.A[第7题,根据图中的关系可知,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提供给人类消费,并不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表示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8题,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从地下大量开采煤炭,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之间出现空隙,引起地面沉降。]9.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读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市2008年酸雨pH值及各级酸雨频率逐季平均值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指出该市酸雨频率的季节变化特征。(2)说出该市酸雨pH值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酸雨频率有三条线,分别是酸雨频率、弱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三者在季节上有高低差异,需要分别进行描述。第(2)题,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较多,降水对大气中的酸性气体起到稀释作用,故夏季该市酸雨pH值高于其他各季。[答案](1)季节变化特征:酸雨频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弱酸雨频率,夏季和冬季高,春秋季低;强酸雨频率,春季高于其他季节。(2)夏季pH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季。原因:夏季降水量大,稀释了酸度。10.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以百分比计)的时间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B.90年代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泥C.90年代后,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C[从20世纪90年代起,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是自然原因;90年代打坝淤泥会保持水土;黄河流域的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是黄河增沙的主要原因;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不是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易错题)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O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12.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1节 人口分布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2节 人口迁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3节 人口容量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2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2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