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美景的作文.docx
上传人:书生****66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写美景的作文.docx

写美景的作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写美景的作文写美景的作文我的家乡在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蒲花村,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乡村,而且她的几处美景令人为之感叹!第一处美景是:蒲花河。蒲花河于黔江区濯水镇汇入阿蓬江,以各种地质奇观取胜。轻盈的蒲花河蜿蜒于蒲花境内,河畔一马平川,远处低丘起伏,碧桑绿树,鸟语花香......一派田园美景!过濯水大桥后,穿过阡陌纵横、渠道交错的蒲花河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沿蒲花河逆水而上2公里,便抵达黑龙潭。拔地而起的一座高山横江耸立,中有洞天,河流穿洞而过,上面成为高达300米的天生桥。但见三面环山,鹞子在空中俯冲盘旋,成群的燕子在高空飞舞。阻断的河床变成了悬崖底部的高约70米,宽约10米的天生桥洞,桥洞内游光一缕,影迹模糊。游出第一洞后,一个天然大漏斗惊现眼前,人称“黑龙潭”,底小口大,横切河流成长条形,悬崖峭壁上植被苍翠古朴。漏斗的另一侧是又一天生桥,高达100米,桥面石林被植被掩映,惟妙惟肖的一座“石拱桥”飞架东西。穿过第二个天生桥洞,又一漏斗成椭园状呈现眼前,置身于这个名叫“天眼”的漏斗底部,只见圆天一轮,宛若井底之蛙,顿生隔世之感。由天眼再往前则是地下暗河,长近3公里,并可行船。暗河内岩溶地貌发育,钟乳石笋,奇形异景,令人叫绝。岩壁上留有墨迹,是今人还是古人杰作无可考究。第二处美景是:黑龙潭。黑龙潭景区除本身景观奇绝之外,其地质奇观更显珍贵,因为天生桥群与大漏斗群、地下暗河并存的地质现象实属罕见。因此,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它用实例论证了“线性分布的成串漏斗是地下暗河存在的标志”这一地质理论,同时为水库选址防止暗河漏水问题提供了难觅的研究实体。第三处美景是位于龙潭村二组的三潮水,它距原蒲花乡政府800米,山麓下一条小溪在这里豁然开阔,形成一汪深潭,隐藏在水下的泉水从岩隙里流出来汇入潭中。大致在每天6:00、13:00、18:00,泉水则骤然增大,为平时流量的数十倍,变猛的泉水喷涌而出,发出“咕咕”的声音。潭水亦随之陡然上涨,并溢出深潭,形成湍流,沿溪而下。涨潮持续半小时后,泉水又缓缓变小,直至恢复原状。奇特的三起三落现象究竟是何缘故?当地人解释是山中灵物——犀牛定时沐浴的翻滚所致。有学识者则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结构造成,只是不知这里到底是一种什么独特的地质构造?不论原因如何,三潮水现象却给人一种启迪: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高潮与低谷并存,成功与失意轮回,正如三潮水的潮涨潮落。难能可贵的是在低谷时积蓄力量,等待再一次的崛起。听完了我的介绍你想来吗?我们非常欢迎你的到来,我们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打开!【扩展阅读篇】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文章的“意”,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这一点必须注意。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