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研究是探索各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原因的重要方法。实验研究起源于自然科学,并在自然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使用研究实验,一方面,可以验证假设,达到构建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社会政策或社会改革(gǎigé),以获得必要的实践基础。实验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tǐxì)。主要的相关概念有:1.实验者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2.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实验研究正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和检测因变量建立因果关系。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为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倚变量。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有可能避免犯罪。这项试验中的因变量是犯罪倾向。实验刺激是“忠告”。3.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接受自变量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对象构成控制组。4.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二、实验法的特点: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yánjiū)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1)人为设定观察情境;(这是与自然观察法的显著区别)(2)直接建立研究(yánjiū)结论;实验法通过控制外部变量,直接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这种假设是否成立。(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1.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先假设现象A是造成现象B的原因,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假设而观察B的变化。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来判定(pàndìng)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就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的分析原理。3.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yánjiū)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2)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4)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这是实验研究(yánjiū)结论具有高确定性的重要基础)(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二、选择(xuǎnzé)受试者的原理实验研究的基本(jīběn)程序:(1)实验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资料处理阶段1.实验准备阶段:明确了实验所有的计划和设计,是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1)确定研究课题;(2)根据课题确立基本(jīběn)假设,并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设计;(3)根据研究变量引入具体的实验刺激;(4)完善对因变量的测量方法,使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5)进行实验刺激和因变量的预实验。2.实施阶段。是操作性质的,主要任务(rènwu)是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实验活动。(1)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2)在随机原则下组合实验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必需的指导;(3)对因变量进行前测;(4)进行实验刺激;(5)进行实验后测;(6)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3.资料处理阶段。这是建立立论的阶段。主要任务(rènwu)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不同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四、实验(shíyàn)的基本设计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1)每个因素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是相同的;(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3)每个顺序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相同。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过程中因为(yīnwèi)实验顺序、研究者差异造成的干扰效应。实验效度表明实验所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实验设计者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资料分析手段的选择,往往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1.内在效度评估内在效度通过测量实验数据统计(tǒngjì)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得到。系统误差越大,偏离真实值程度越多,内在效度越低。也就是说,内在效度低,实验检测不准确。一个实验中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如下(rúxià):(1)特殊事件(2)被研究者的变化(3)受测经验的增加(4)测量工具信度差(5)统计方法的影响(6)被试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