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篇一、校园礼仪(一)基本礼仪:1、参加升旗仪式要求穿校服,衣着整洁,戴好红领巾,校徽胸卡。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唱国歌时神态庄严,歌词正确,声音响亮。2、学会并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3、学会使用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等。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眼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初次见面或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90度行礼。握手:起身站立,用右手握,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错,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右行礼让:在校园、楼道行走或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遇到师长、客人时,主动停步侧立,让他们先行。(二)尊师礼仪1、每天第一次走进教室要向孔夫子行鞠躬礼;每天第一节课前要行“上课礼仪”。2、在校园见到老师要止步、立定、鞠躬、问好;进出校门、教室、上下楼梯时遇到老师,应让老师先行。3、上、下课起立,站在座椅一侧,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鞠躬礼。4、课堂上准备提问、回答问题、有事报告时先举手,老师同意后方可发言。上课期间,不准随便下位;未经允许,不得出入教室。5、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再进入,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6、与教师谈话应站好,认真听,不可东张西望,两眼应注视老师。7、师生常用语:(1)师生相遇:“老师好!”“老师再见!”(2)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讲”(3)汇报工作:“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老师,我有事找您,您方便吗”“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报一下。”(4)受到批评:“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得到表扬:“谢谢老师!”受到冤枉:“老师,我也有责任,但我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会注意的。”(三)同学间礼仪1、同学之间要互相问候、打招呼,平时见面行礼要说“学长好”。2、尊重女生,不与女生争抢座位,表现出“女生优先”。3、不嘲笑或者恶意评价同学,不以伤害别人感情的方式取笑别人。4、同学间不起绰号,不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5、不攀爬树木,不掐折花草,不乱扔纸屑、垃圾,爱护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6、做游戏、运动时要自觉遵守规则,不要恶意起哄、打打闹闹;更不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要多帮助、谦让比自己小的同学。7、同学间相处应友好谦让,男女生相处应合乎礼节、得体大方,不可嬉戏追逐、说笑打闹。(四)会议活动礼仪1、按规定时间提前入场。进场后不随便出入,不随意讲话,保持会场的安静;报告和节目完后要礼貌鼓掌,切不可鼓倒掌或发出嘘声。2、在指定位置就坐,双腿不要晃动,更不要踢前排椅子发出噪声。3、集会中如安排有自由发言程序,想发言时也应先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上台发言。4、对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听讲,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会后有礼貌地指出。5、参加各种活动都要遵守活动时间和活动纪律,做到提前入场,结束时有秩序地退场。6、观赏性活动要认真观赏、尊重表演者的劳动;参与性活动要积极参与,并注意同学间的互相礼让。7、当有宾客进教室听课、参加活动时要鼓掌欢迎,当宾客离开时鼓掌欢送。二、家庭礼仪(一)家庭交往: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孝敬、体贴、关爱长辈。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名带姓地称呼,一般称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等。3、回家时要与父母、长辈打招呼;离家时,要与他们道别;高年级的同学还应说一些表示关心、体贴的话。4、到同学、朋友家串门要注意别人的休息时间,不要逗留太久,不要妨碍他人学习、休息。5、到同学、朋友家去玩,要征得家长的同意,临走时要告知家中要去的地点、时间。若延长时间,应设法告知家中,以免家人担心。6、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不能在外住宿。7、问候常用语:(1)早起:“爸爸、妈妈早上好!”(2)睡前:“爸爸、妈妈晚安!”(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4)长辈过生日:“生日快乐、身体健康!”(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6)爸妈外出:“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爸妈外出归来:“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主动招呼,递接物品。(7)告别家人:“您放心吧,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爸爸(妈妈),我走了”“再见”;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归家说:“我回来了,爸(妈)好!”(8)需要父母帮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