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体旅游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猫巷****傲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市文体旅游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docx

市文体旅游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市文体旅游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20xx年,市文体旅游局紧紧围绕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主动开展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现总结如下: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市文体旅游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总结.一、为充分展示我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非遗主题活动在文庙隆重举行.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和成果,广大市民群众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品尝非遗美食、感受非遗魅力,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期待更多的人关注、支持非遗保护工作,使得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二、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典.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市文体旅游局每逢9月28日举办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以礼为主题,祭奠至圣先师,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三、以我市非遗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非遗艺术博物馆建成于2018年底,属全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乡镇级非遗艺术博物馆,由展示馆和体验馆两部分组成.馆内现成列了以汉州农民版画、汉州陶艺、汉州面具等共五项本土非遗代表项目,共展示非遗传承人作品100余件,以及本土艺术家书画(法)作品10余件,自开馆以来,先后接待省内外游客20000余人次.2019年底,又在博物馆旁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乡村美术馆,目前与非遗传习所和汉州面具文创社一起均对外免费开放,供游客和爱好者体验非遗创作魅力.四、积极采取措施,抢救地方濒危剧种汉剧.召集原剧团退休演员,商定将三娘教子、牧虎关、生死牌、二度梅、铡美案等五个汉剧唱段作为录制保护内容,并组织专人对老艺人的唱段进行录音和视频制作,为抢救性记录汉剧声腔迈出了第一步,为我市留下了第一批珍贵的数字化高清视频资料.与此同时,坚持送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学习川剧及不同剧种的戏曲,并适时邀请川剧艺术家及团队走进中小学校,举行戏剧专场演出和戏曲辅导,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疫情期间,市文化馆专门开办线上音乐戏曲栏目,将汉调二簧三娘教子、汉调桄恍生死牌、铡美案以及原创剧目牵丝配等汉剧高清视频免费提供给广大市民,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五、市图书馆与青白江区图书馆、青白江区博物馆联办穿梭古今国学经典诵读以及传统拓片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铭记经典,传承经典.六、市图书馆做好汉州志数字化前期工作,20xx年扫描嘉庆版本汉州志(清嘉庆版本和同治版本两套)十二册,为正式发行出版汉州志校注版、影印版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全面清理古籍书库中戴季陶捐赠书籍,合计685册,其中已经修复151册,未修复221册.戴季陶捐赠书籍包括明版5种15册,清版10种357册,其余为民国时期书籍.20xx年,通过线上线下开展文化活动,不断增加我市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弘扬传统文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组织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进城市、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传统文化项目体验、产品试制等,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继续实施非遗光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