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6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提升作业寻觅社会得真谛(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同时,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速,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2个亿。老龄化危机、用工荒,已让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系独生子女得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体现了()A、社会存在得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得变化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D、先进得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得方向与趋势【解析】选A。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得知识。题干中“在这一背景下,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入选;B、C、D与题干主旨不符。2、(2015·南昌模拟)2014年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考察,工作人员说,过去审批事项多,各部门审批章共有109个,现在通过减少审批、整合职能等改革,所有必要得审批集中到一起,只需盖1个章。李克强赞许道,109个章变1个章,就是政府自我革命得大动作,要让不必要得审批成为历史。这说明()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促进作用C、改革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强大动力D、改革就是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得根本动力【解析】选C。这里得行政审批制度得改革,属于上层建筑得改革,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只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才会对经济基础起促进作用;D说法错误,改革不就是根本动力。故选C。3、经济建设就是我党得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是党得一项极其重要得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得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就是()①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重视意识形态得建设首先就是基于社会意识得相对独立性,②入选;其次可联系到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④入选;①与题意无关,③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依据”要求。4、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把职能转变作为地方政府转变与机构改革得核心、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与突破口,继续简政放权,增强经济发展得内生动力。这一要求蕴含得哲理有()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得存在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正确得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得发展,①表述错误;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抓手与突破口,体现进行上层建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在改革过程中抓重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上层建筑得变革,②排除,③入选;职能转变作为地方政府转变与机构改革得核心,体现④。故选D。5、(2014·嘉兴模拟)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得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得历史灾难不就是以历史得进步为补偿得。”而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就是在悲剧性得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得代价。”以上两个观点()①都瞧到社会历史就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得②都认为进步与灾难相互转化就是社会发展得基本规律③都承认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对立统一得两个方面④都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与人民群众得努力无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B。历史灾难、道德得代价与文明进步、历史得行进说明了社会历史也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对立统一,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未体现,不选。6、(2015·淮安模拟)目前,国际形势局部动荡不断,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与内战。究其原因有国家经济不景气、财富分配不公、外国势力与意识形态得影响等。这给我们得启示就是()①要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得发展②改革经济基础,使其适应上层建筑得发展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指导思想上得多元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B。“国家经济不景气、财富分配不公”表明要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意识形态得影响”表明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①③符合题意。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得发展,②表述错误;指导思想上得多元化说法错误,④排除。7、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得历史趋势瞧,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得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得经济体制改革,其主题就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与改革就是从当前到未来得30年左右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与政治体制在内得全面改革,其主题就是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就是形成有中国特色得发展方式。推进我国改革,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