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郭巧云教授.doc
上传人:Th****8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郭巧云教授.doc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郭巧云教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郭巧云主编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目录1.“闹”过之后…………………………………………………12.人事经理的困惑……………………………………………13.福特汽车公司的人员管理…………………………………34.约翰·亚力山大的辞职……………………………………65.戴维·舒斯特的奖励………………………………………66.草原兴发专题探索“思筹”之路——造物先造人………87.高智力人群的管理…………………………………………138.陈峰该怎么办?……………………………………………169.龙总经理该做什么…………………………………………1810.“三塔”管理系统——让你更上一层楼…………………1911.工作职责分歧………………………………………………2012.乔利民是不是个好科长……………………………………2113.通用电气挑选接班人的独特方式………………………2114.微软——严格选聘聪明人…………………………………2715.招聘中层管理者的困难…………………………………2816.某机器制造厂关于销售科长招聘渠道的分歧……………2817.IBM成功培养人才…………………………………………2818.赛马不相马…………………………………………………3019.赛特购物中心的绩效考核…………………………………3320.柳工集团公司考核管理办法………………………………3421.红仁食品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3522.对贺彬的考绩………………………………………………3623.C处长的薪酬分配难题……………………………………3824.南方公司薪酬制度该怎么改?……………………………3925.某IT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4026.退休人员返聘后因工死亡待遇的争议……………………4127.一起人才流动的“官司”………………………………42案例一“闹”过之后某公司近来事情接连不断,使人们对公司的前景不表乐观。首先是,公司决定对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实行额外津贴制度以激励骨干人员。制订的标准为: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享受一定的津贴,技术人员按照百分之二十的比例享受一定的津贴。此政策宣布后,立刻在公司技术人员中掀起轩然大波,技术人员纷纷表示不满矛头直指公司领导,并表示若不能享受,就让获得津贴的人干活。经过一段时间后,公司又宣布调整对技术人员的津贴政策,按助工、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三个档次进行津贴。公司的激励津贴制度变成了人人有份的大锅饭制度,钱花了,却收到了负效果,加大了技术人员对公司的不信任感。该公司的一线生产为连续性生产运行,有大量倒班工人,他们知道此事后,都商量:既然干部和工程师都涨工资了,那为什么我们的工资不涨?立即有人电话打到公司某领导处,要求增加津贴,某领导表示此事要研究。倒班工人们流传着不满言论,他们决定在不上班的时候集体找公司领导理论。于是,连续几个上午,公司总部办公楼被工人团团围住,要求增加津贴。一段时间后,公司宣布增加倒班工人津贴。此事才平,又起一事。公司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决定在市内购买数千套期房作为福利房分售给职工。此事办得极为迅速,约半个月就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合同,并交了订金。然后按照公司拟订的条件,展开了分售房行动。数千户工龄较长,职务较高的雇员获得了高值商品房。这时,一部分居住于市内的雇员决心也要获得此优惠房,为此决定联合起来闹房。又是采用和前一次相同的手段,同样的如愿以偿。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形成了印象:不管有理无理,只要找公司闹,终会得到满足。思考题:1、为什么会有最后一句话这样的结论?2、该公司怎样才能改变现状?案例二人事经理的困惑A公司是一家六十年代建厂,年产120万吨钢材,拥有3万名职工的老国营大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A公司也进行了公司化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生产、经营业绩显著提高,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但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的临近,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公司高层根据分析论证认为:产品成本太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闲杂人员太多,人末尽其事。因此,公司给人事处下达了2001年的工作任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将企业总职工人数降至2.5万人。面对5千人的减员计划,公司人事处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政策,采取下岗分流、内退、工龄买断、提前退休等措施。经过第一季度的政策实施,在季度工作总结中发现公司减员成绩显著,仅钢铁生产部就减少员工300人,加上其他部门,第一季度总共减员1500人,人事处上下对这一成绩感到振奋,认为5千人的裁员目标指日可待。但是在季度生产工作总结会上,人事处长却受到了各生产部门经理的责难。会上公司总经理认为第一季度钢材产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