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高墩身大跨T形梁桥梁架设施工技.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曲线高墩身大跨T形梁桥梁架设施工技.docx

曲线高墩身大跨T形梁桥梁架设施工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试制分报告之三曲线高墩身大跨度T形梁桥梁架设施工技术xx公司2009年5月分报告之二曲线高墩身大跨度T形梁桥梁架设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梅子沟大桥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部分预应力T型连续梁,采用多T单独预制,简支安装,现浇连续接头的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体系。支座设置方式除每联端部支座设滑板支座外,其余支座均为板式橡胶支座。本桥左线位于R=1400,Ls—,R=920,Ls—,Ls—的平曲线段内,左幅起点里程为K118+073.4,终点里程为K118+738.6,长度为,左线桥梁中心桩号为,左线跨径组成为3×50+3×50+3×50+4×50m。左线桥0、13号桥台均设一道D80型毛勒伸缩缝,3号、6号墩处设一道D160型毛勒伸缩缝,9号墩处设一道D240型毛勒伸缩缝;右线位于R=1298,Ls—,R=918,Ls—148的平曲线段内,右幅起点里程为K118+057.73,终点里程为K118+736.33,长度为,右线桥梁中心桩号为,右线跨径组成为3×50+3×50+3×50+4×50m。右线桥0、13号桥台均设一道D80型毛勒伸缩缝,3号、6号墩处设一道D160型毛勒伸缩缝,9号墩处设一道D240型毛勒伸缩缝。曲线段内桥墩中心线和桥台背墙线沿平曲线径向布置,墩台中心线桩号以各幅桥曲线内侧弦长为标准跨径控制,各梁肋中心线与此弦线平行,桥跨处平曲线的形成系采用调整内外边梁的外侧翼缘板悬臂长度形成(预制)。支座中心线、墩台中心线及预制梁端平行。桥面横坡通过桥墩、台盖梁和预制T梁的翼缘板的横坡形成,盖梁的横坡与T梁的横坡一致。为保证梁底水平,采用支座垫石和梁底预埋钢板来调节。T梁的纵坡取一跨两端墩中心线(或桥台背墙线)处的纵坡平均值,桥面设计纵坡通过调平层调节。二、T梁架设安装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1梁场布设MQ100/5龙门吊两台,吊车走行轨距21米,顺桥向位于台座区两侧前后布置,用于吊运梁施工。“梅子沟”大桥桥梁架设采用DF50/200Ⅲ型架桥机,YP100运梁平车运梁。架桥机运至工地后组装前首先检查以下事项(1)检查清点各构件、联接件、机电设备总成部分、电气元件及电缆数量是否符合,结构和机电元件是否完好无损。(2)清理各部件特别是运动机构附着杂物,达到整洁。(3)检查电缆是否安全、可靠,无断路和绝缘损坏现象。(4)组装场地平整压实,有足够的组装作业场地。架桥机组装完成后应应检查以下项目(1)检查各部栓联紧固情况,对任何一个螺栓均不能忽视。(2)液压系统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3)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松动和泄漏。(4)运动减速机润滑油是否符合使用要求。(5)电气系统是否可靠、安全、操作无误。(6)吊梁钢丝绳是否符合使用要求。(7)限位开关、电铃是否正常。(8)随车机具、工具是否齐全。(9)电机制动部分是否可靠、正常。(10)全车进行一次全面润滑。1.2运梁轨道铺设在路基运行需铺设枕木,排间距50cm。运梁平车走行轨距为米,梁片腹板中心间距为米,过孔运梁时基本上对已架设梁片T梁翼板不产生偏压,但在墩顶梁端间隙处过孔时需加固铺设枕木支撑。运梁小车轨道型号为P43。铺设在路基上的运梁平车轨道以枕木支垫;桥上铺设时,轨道直接固定在主梁上,钢轨接头用钢轨夹板连接牢固。轨道两头加装限位开关和轨道挡铁。2、架桥机纵向空载前移就位架桥机(主梁)纵向移位时,两起吊天车运行到架桥机后部作配重,用木楔塞住行走轮,同时用钢丝绳与主梁联结,以防架桥机纵向运行时起吊天车失稳。架桥机(主梁)空载前移分两步完成:①先把两台运梁平车开到架桥机后部,前起吊天车把前运梁平车吊起作为配重;后运梁平车和主梁连接牢固。利用中支腿上的驱动机构及后运梁平车的动力驱动架桥机主梁前移至导梁前支腿就位于前墩帽上,通过导梁前支腿千斤顶起顶,调整导梁和主梁水平,主梁前支腿通过吊挂装置运行至前墩帽预定位置处,下落行走箱及钢轨(前支腿可带钢轨),调整至要求高度,将前支腿与墩帽联结牢固。②收起导梁前支腿,依靠前、中支腿上的驱动机构和运梁平车的动力继续驱动主梁前移至工作位置;然后,必须将前支腿上部与主梁下弦联结牢固;中支腿上部与主梁下弦联结牢固;此时架桥机完成了主梁的空载前移。架桥机纵向前移时整机稳定性的校核计算如下:架桥机受力如下图所示:PW=CKhqAC—风力系数查[4]表1-3-11,C取Kh—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4]表1-3-10,Kh取1q—计算风压查[4]表1-3-9,q取25kg/m2A—迎风面积A=18m2PW=1.4×1×25×18=630kgH=倾覆力矩M1=1.5×53+10.8×39+43.7×16.65+0.63×7.5=1233t·m稳定力矩M2=48.1×18.35+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