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案.doc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教案第一课时导与学预案设计导与学目标:1、结合“参观天坛故宫”的情境,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计算。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位“1”,会“求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多少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掌握解题策略。理解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会进行简算。2、会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解题能力。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诸如“空中课堂”、“科技小制作”、“黄金周旅游收入”等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导与学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导与学教学难点:分析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直尺、彩笔等(课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导与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目标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遗产?(预设:天坛、故宫、秦兵马俑、布达拉宫等)他们给我们带来哪些数学知识?(预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天坛、故宫”来学习关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活动一:出示信息窗一,师生交流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预设:1、北京故宫的面积是多少?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其他遗产各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活动二: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1、通过预习,有的同学能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巡视,必要时稍加指导)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学生汇报时,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预设:生1:我是分步计算的。北京故宫的面积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先求天坛公园面积的1/4,即求272的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72×1/4=68(公顷),还多4公顷,就再加4,即68+4=72(公顷)北京故宫的面积大约是72公顷。生2:我列的综合算式,272×1/4+4=68+4=72(公顷),也是先求天坛公园面积的1/4,用乘法,再求故宫的面积,再加4,得出北京故宫的面积大约是72公顷。生3:……(尽量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解题思路。如有必要可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4、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老师非常佩服大家,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综合算式:272×1/4+4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教师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活动三: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1、学生尝试解决,可以借助线段图(教师指导学生,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画一条线段即可)。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交流时,要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预设:生1:30×7/10=21(处)30×2/15=4(处)21+4=25(处)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生2:我也是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我用的综合算式:30×7/10+30×2/15=21+4=25(处)生3:我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30×(7/10+2/15)=30×25/30=25(处)(这种方法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4、理解运算顺序。30×7/10+30×2/15,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0×(7/10+2/15),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想一想: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分数吗?(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可以使计算简便)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今天在快乐的旅游中,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了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接下来,咱们学以致用,大显身手,加油吧!第一层:(全班同学必做)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2、3、5题。第二层:(B类同学必做,C类同学尽量做,A类同学选做)课本自主练习8、9、10题。第三层:(A类同学必做,B、C类同学尽量做)课本自主练习14、16、聪明小屋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板书设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