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doc
上传人:一条****杉淑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doc

(完整版)《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秋水》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泾流之大“泾”通“径”,直流。2.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辨认。二、古今异义1.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古义:在这时候。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脸。今义:指事物本来的样子。3.至于北海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今义:慷慨,不吝啬。5.百川灌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东面而视面向,面朝2.名作状(1)秋水时至按季节(2)顺流而东行向东3.形容词意动用法(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认为...少,小看(2)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轻,轻视4.形容词作名词(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美景四、一词多义1.见(1)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看见2.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名词,海神名(2)以为莫己若动词,比得上3.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2)始吾弗信开始4.闻(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动词,听说(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见闻,学识5.之(1)泾流之大代词,这样(2)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3)仲尼之闻助词,的(4)两涘渚崖之间助词,的(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6)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7)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助词,的(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9)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助词,的(10)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助词,的6.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在。(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五、特殊句式1.被动句(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宾语前置句(1)我之谓也(“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我谓也”。)(2)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己”置于谓语动词“若”前面,即“莫若己”。)(3)东面而视(宾语“东”置于谓语动词“面”前面,即“面东而视”。)3.定语后置(1)闻道百(即“闻百道”)4.省略句(1)百川(于)灌河(省略介词“于”)(2)(河伯)顺流而东行(省略主语“河伯”)5.判断句(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6.固定句式(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况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译为:况且……”。)六、出自本文的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2、贻笑大方:贻笑,被人讥笑。大方,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被内行人所讥笑。3.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事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