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docx
上传人:桂香****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docx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思考论文摘要:教育技术中心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其职能选择及职能定位问题是高校教育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文章从职能来源和职能选择的角度着手,结合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探讨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的问题,通过思考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定位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原电化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设立至今进行了有益的电化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培养了多层次、多梯队的电教人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出现过因工作受挫而彷徨迷失的阶段,中心职能定位问题存在极大的争议,导致中心无法发挥其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也给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按照文献分析的情况,就中心职能问题已有较多探讨,关于职能定位也是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看法。本文将视角置于中心实际工作上,试图分析中心的职能来源,提出筛选、辨别职能的方法和依据,并依据实际需求,提出对于中心职能定位的认识。一、中心职能的界定问题中心职能运行的关键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服务需求方面着手。由此,笔者认为探讨中心职能定位问题,要着眼于职能的来源和作用,立足于服务对象的需求,精化和整合相关职能,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机构效益。为教学服务是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中心在职能选择上应归根于服务师生、服务学校。从学校发展需求、师生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切入,进行中心职能的需求分析,得出满足对应需求的一般性职能。然而这些职能多数是独立的、不系统的,甚至是繁杂的,需要结合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校本实情对一般性职能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或低利用率的职能,确立精确化后的具体职能,从而使得中心的各项工作更加贴近于教学活动,为师生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一)职能来源层分析1.学校发展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需要从技术和环境两个层面着手,诉诸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转变、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的需求。(1)在促进教学模式转变上,探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提高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和效益,拓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彻底改变中心大搞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只打“外围战”“敲边鼓”的状况,转向课堂教学的主战场。[2](2)在信息化环境建设层面,制定契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环境规划,从实际需求和效益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引进和购买教学软件和媒体设备,搭建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将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按学科门类集合成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挂网共享,并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实现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持续有效管理。逐渐地从软硬件数量的快速发展过渡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3)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层面,首先要对学校传统电教课件和素材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分类,转换存储形式以实现资源再利用。然后设计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制作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实现校内、校际共享。最后在统筹管理全校数字化资源方面,中心应发挥其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避免资源重建。(4)其他。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的管理与维护,信息化环境运行的技术支持和维护。2.师生教学需求。教育信息化给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完善方便了师生及时获取更多样化的资源,同时也为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提供了设备支持,为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协作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事实上,师生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信息素养不高导致媒体操作不熟练,信息获取不准确;教学改革活动缺乏教育技术专业理论的支持导致缺乏清晰的理论支持。由此赋予中心职能之前,要紧密联系师生,深入了解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有关教育技术方面的难题以及他们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的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信息素养方面。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师生获取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去粗存精地筛选出契合教学活动需要的资源是师生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就要求中心在职能定位时充分考虑师生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的需求。其二,教育技术理论方面。理论知识的缺陷是导致高校信息化教学活动方向性错误的关键。教师是站在教学一线的从业者,其教学业务素质毋庸置疑,但就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这方面,是否真正了解和正确定位教育技术这一概念,是否真正把教育技术相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做到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深入学科、深入课堂(“三深入”)。[3]其三,教学资源方面。教学资源作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