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广东汕尾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广东汕尾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2024学年广东汕尾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广东汕尾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文言文阅读第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请给下列句中的画线字标注读音。杨花落尽子规啼()友人惭()(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闻道龙标过五溪/过眼云烟(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②元方入门不顾。(4)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友谊桥____________________深似海【答案】'(1)jìn','cán'B(3)①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②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示例:坚如石',朋友情''【解答】(1)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应读作jìn;惭应读作cán。(2)A项,两个去都是离开的意思。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元方;第二个之是王凝之名字中的一个字。C项,两个则都是就的意思。D项,两个过都是经过的意思。故选B。(3)①日中:正午时分。②顾:回头看。(4)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根据友谊桥深似海进行补写即可。2.古诗词鉴赏第2题.绝句(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赏析第二句中的燃字。(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燃原意为燃烧,在这里是比喻花开得红艳鲜明,像要燃起来一样,化静为动。山青而繁花更显其鲜红之色彩,山与花互相衬托,色彩明丽,春意盎然。(2)表达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解答】第3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折柳指《_______________》,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_______________之情。(2)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答案】'(1)折杨柳',离别''C【解答】(1)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其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怨别怀远等情思。(2)C项,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表述有误,应该是悠扬的玉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3.现代文阅读第4题.课外阅读。高原的冬单振国①黄土高原的冬是冷峻的。②原野已经干涸得皴裂,只剩满目空旷的孤寒把每一根衰草都风干成一种绝望。寂静的土地早已失去表情,唯宽厚的阳光顶着凛冽的北风颤抖地弥漫开来,给大地淡淡地披上了一层邈远的暖色。树们托举着一把惭愧的干枯,疏落得竟挂不住那薄簿的冬阳,全在冷冷的风里缄默出一种赤裸的元奈。潺潺浅吟的小河也咽噎了她往日的欢悦,在正午的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寒意。远方更显辽远,山塬更是秃疲,荒寒里全缠着一片凝固般的冷。而天空却常常是一片坦坦荡荡的蓝,蓝得透静、蓝得纯情、蓝得让人心旌摇荡又色彩斑斓,任明晃晃的阳光储满、任暖洋洋的感觉储满。③就在这蓝天下,高原的小村会冷不丁地撞入眼帘。哦,冬日里寒瘦的小山村,悄无声息地静卧在一弯黄土坎上,没有表情,没有气色,野地里睡着一般,连那些家禽都懒得与谁交流,灰灰地竞相蜷曲着。如果不是贪玩的孩子们惊飞一窝山崖上鸟儿冷飕飕的啁啾,给这小山村平添点活泛气息的话,恐怕它真要被湮没进这冷沉沉的荒寒中了……但年轻人们不畏这冬天,爱情不畏这冬天,勤劳的高原人更不畏这冬天。进入漫长的冬闲季节,人们依然脚不停手不闲地创造着生活、丰富着日子。劳动的声音依然在寒冷中成为火热热的音符,生活的气息依然在人们的心窝里翻腾出了滚烫烫的希望。④其时,高原的集市更是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每至约定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