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珺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2015级高二(上)期中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选择题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部分”处。―、论述类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是历史上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C.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D.指李杜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C.李杜之诗虽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而来,但李诗偏于“风骚”,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诗的发展史中。D.“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和杜甫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品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民族的命运和动荡。B.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都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C.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D.李杜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二、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桥墩江心乡大桥通车庆典活动准备就绪。晶莹闪亮的44根灯杆上的彩旗哗啦啦地飞舞,四只大彩球凌空飘扬,穿着节日盛装的人群潮水般涌来,历尽“隔江千里远”之苦的人们沉浸在无限欢乐的氛围中。庆典活动下午两时整举行,倒计时还剩下三个小时,然而为大桥通车剪彩的乔厅长尚未驾到,真急煞人呀!半月前发出的请柬没回音,打宅电嘀嘀忙音,加急电报也如石沉大海。万般无奈,乡政府只得请乔厅长的救命恩人田大爷出山赴省城面请,按理田大爷昨日可归,可眼下却杳无音信,急得赵乡长团团转。大桥通车剪彩非乔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