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论文(新版多篇)[说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论文(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论文:《试谈中华传统美德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篇一[摘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以中国传统美德及修养理论来阐述人的道德修养,对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传统美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胡锦涛在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一个由多方面组合起来的价值系统。它不仅是一种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人们所认同并自觉加以维护的优秀品质和德性情操,而且更是一种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人们用以立身处世或安身立命的动力源泉。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今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永不枯竭的资源。一、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组合起来的价值系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和进步影响最大。其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精忠报国”体现了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理性爱国精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体现了革命的爱国精神;“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以天下为己任”,这是爱国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2、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羿射九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有道之人应当效法天,永不自满,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进精神,“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均是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的光辉典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更是凸显出自强不息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气概。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3、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爱好和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推崇“仁爱”思想。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谐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中华各民族始终相互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4、倡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并认为“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把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看作是人的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吕氏春秋》有《贵信》篇,把“信”当作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信”为贵,认为人际关系缺少了信任势必导致其紧张和冲突,结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5、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在义利关系上主张见利思义。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的修养。“约之以礼”就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