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个人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精选十篇大学生个人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精选篇1)为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与管理工程系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1、深入农村,送文化、送知识、科技下乡。2、了解农村经济发展。3、观察农民文娱活动,帮助农民提高自身体质健康水平。4、学习农村文化,增强学生自身文化底蕴,5、为农民提供法律、经济、行政、反封建、迷信、反对__等义务咨询服务活动。二、活动内容:1、深入农村,普及宣传地震避险常识、了解当地农民对“5.12”汶川大地震的真实感受。2、了解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脱贫、早日达到小康水平出谋划策。3、观察农民的文娱活动,提高农村文化娱乐氛围。4、深入农村,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为村民无偿提供服务。5、走访当地老百姓,了解当地农民对我国今年举办奥运会的想法、感受等。6、慰问农村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7、了解农村群众在西藏问题上的看法。8、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上,深入农村、深入老百姓当中,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三、活动形式:根据各自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社会实际的题目,实际活动地点,一单独或自由结合方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四、活动要求1、每个学生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题目自定(具有现代社会针对性)2、选择社会实践项目要求符合实际,内容真实、客观,杜绝抄袭和单纯的网上下载。3、打印文稿与手写均可(手写稿要用碳素笔或钢笔)。4、严格书写格式、打印要用a4纸,小四号宋体字、加封面、班级、专业、姓名。5、开学后第一周周二以班为单位交本系刘红朝老师处。五、奖励办法1、文管系将组织有关教师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进行集体评审,对优秀报告进行奖励。2、对没有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任务的同学,提出批评。六、注意事项:1、请学生注意防暑。2、注意安全。3、随时与家人、老师保持联系。大学生个人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精选篇2)一、活动主题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二、活动形式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以个人实践和团队实践两个类别进行,通过实施主题式分散实践、项目式团队实践两种形式,组织大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三、活动内容(一)主题式分散实践活动面向一年级学生开展“我的梦想与路径选择”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在生源地选择合适的社区、企业、团体、单位等开展为期两周以上的实践活动,通过对市场、行业、用人单位、成功人士的调查与访谈,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勾画发展路径。(二)项目式团队实践活动1、理论政策宣讲团。重点在人才学院、二级学院人才班、红船先锋营、理论学习型社团中招募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2、深化改革观察团。重点在全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中招募组建,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特别是我省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3、美丽浙江实践团。积极响应省委“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重要决策部署,重点结合“五水共治”活动,广泛动员组织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助力“五水共治”,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海洋渔场修复振兴、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4、校友足迹寻访团。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围绕“追忆大学时代、探寻成长足迹、祝福母校百年、重回嘉院热土”等主题,根据学校、学院校庆工作安排,寻访各年代的校友,加强与校友交流,了解校友成长足迹,传递母校牵念,积累校友资源,凝聚校友力量,激励在校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学校下一个百年的建设贡献力量。5、科技支农帮扶团。发挥专业优势,组织种植养殖、畜禽防疫、现代农业技术等专业的教师、学生组建团队,前往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6、教育关爱服务团。组织学生深入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等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结合我省“春泥计划”的深入实施,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7、文化宣传服务团。以文化艺术类社团为主力,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