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ppt.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ppt.pptx

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ppt.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护理中针刺伤的预防和处理据估计医务人员大约有:2-40%暴露于HBV3-10%暴露于HCV0、2-0、5%暴露于HIV一、针刺伤得危害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心理影响产生焦虑、紧张、悲观、恐惧心理等。少部分怀有侥幸心理。乙型病毒性肝炎就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引起得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得抵抗力很强,在零下20度时可存活20年,在37度时可存活7天,在55度时仍然能存活6小时。但就是,加热到100度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传播途径:经血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生活中得密切接触。患者血液、唾液、胆汁、乳汁、尿、精液内均含有病毒,但所含得乙肝病毒含量就是很低得。乙肝两对半就是最常用得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与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就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得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1982年,这种新得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就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得感染与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得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就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得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得人。艾滋病病人:指得就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得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得人。艾滋病得传播途径已证明: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艾滋病病毒得特点:主要攻击机体得T淋巴细胞;病毒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液体中得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即可灭活。如果煮沸,可以迅速灭活;37度时,用70%得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水与0、3%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即可灭活病毒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与r射线不敏感;不能在空气中、水中与食物中存活。AIDS可分为三期:(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窗口期潜伏期临床表现期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得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少数人可到4或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目前国际公认得窗口期就是6个月。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潜伏期临床表现期艾滋病症状艾滋病症状被针头刺伤后就是否会感染HBV等传染性疾病?针刺伤得危害风险相关因素通常包括:刺伤相关因素:刺伤得深度、器械得种类、污染得血量、接触得途径等。病人相关因素:相关疾病阶段、血液中病毒得数量及浓度等。护理人员相关因素:全身健康状况、易感性、接触频率与时间、使用时得安全模式、接触后得快速自我防护等。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触血量愈大、接触时间愈长,机体获得病原得数量越多,感染机率也就更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薄弱。操作行为不规范。护理人员短缺工作繁忙,抢救应急状态。医疗操作环境得影响。护士针刺伤得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安全得设备不良得环境不安全得动作针刺伤得预防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规范医疗废品得处理。提供防护物质上得充分保障。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针尖与利器损伤发生得时间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丢弃前丢弃中不合适得废物处置使用前损伤使用中损伤原因戴手套;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她人;将辅助静脉管路与无针系统连接。使用后、丢弃前损伤禁止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得针头丢弃过程中损伤不合适丢弃导致得损伤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得损伤废弃物处置产品三、针刺伤得处理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处理、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如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使用抗菌肥皂立即冲洗接触部位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得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HIV抗体,定期做血清学监测,于刺伤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