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猫巷****婉慧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6.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知识点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基础题型易错知识点总结PAGE\*MERGEFORMAT70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读某城市玫瑰风统计及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综合考虑自然和经济因素,该城市①~④工业企业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2)关于该城的规划发展叙述,描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A区域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适于开发高档住宅区B.B处交通通达度高,一定为该城的中心商务区C.C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结合,规划为该城的仓储物流区D.D区域靠近河流,可规划为自来水厂2、到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预计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我国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完成下列各题。(1)推测西安市2022年将可能出现()A.郊区城市化现象B.虚假城市化现象C.滞后城市化现象D.逆城市化现象(2)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其主要原因是()A.北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B.北部科技先进C.北部工业发达,经济基础好D.北部交通便利3、城市公园具有维护生态系统、构建空间景观和防灾等重要作用,但城市公园的发展普遍存在与周边居民需求不符、公共设施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与公园规划选址不科学有关。GIS具有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建模和决策等强大功能,将GIS与RS和GPS结合运用的3S技术,不仅可以对城市公园选址进行精准定位,还可以避免以上问题。如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公园选址采用GIS技术对公园周边地理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流程。据此完成1~3题。(1)GIS综合各种因子对公园进行选址的方法是()A.动态监测技术B.图像处理技术C.图层叠加技术D.导航定位技术(2)在对公园选址进行分析时需要用RS技术获得的图像是()A.土地价格分布图B.地铁线路分布图C.人文景观分布图D.土地利用类型图(3)公园选址对水资源数量要求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园()①在洪水时作为蓄洪区②植被覆盖率高③供应居民日常生活用水④人工湿地面积较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4、数字乡村是指依托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将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信息网络平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农业机械将实现自主作业—无人农场、猪场、鸡场、渔场成为现实,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发现并解译了部分农村生态系统的疑似扰动图斑;网上办公、网络监督得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下图示意数字乡村结构框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数字乡村大脑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A.遥感技术B.卫星导航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5G网络技术(2)在对某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中,卫星影像发现疑似扰动图斑,为准确解译图斑信息,下列措施合理且高效的是()A.利用无人机抵近观测B.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定位C.调查员前往现场考察D.专业人士分析遥感图像(3)某乡政府利用“数字乡村系统”推进了该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行动等,进而实现农业的清洁化生产。该工作主要体现了“数字乡村系统”的()A.智慧流通B.智慧分析C.智慧监管D.智慧决策5、城市间创新联系可用城市引力线表示。其最大引力线连接该城市在所属区域中与之创新联系最强的另一城市。一座城市的最大引力线数量,反映了它在所属区域的中心程度。下图示意苏沪地区的创新联系最大引力线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苏沪地区最大引力线网络反映的城市间创新联系特征主要是()①城市同级性②中心辐射性③位置邻近性④均匀扩散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推测淮安市在苏沪地区中创新联系最强的城市是()A.连云港B.宿迁市C.南京市D.上海市(3)在苏沪地区的创新联系中,苏州比南京的中心地位更突出的原因是()A.科技条件更好B.地理位置更优C.交通区位更优D.行政管理限制更少6、几千年来,成都市始终在龙泉山脉与龙门山脉之间、在岷江与沱江交汇的冲积平原上延续拓展。“两山夹一城”的地理格局是护城的摇篮,却也成为工业化时代的约束。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城市布局由原来的“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龙泉山由原来的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绿心,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成都迎来千年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