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持久战》有感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读《论持久战》有感精编.docx

读《论持久战》有感精编.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论持久战》有感读《论持久战》有感“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论持久战》这篇文章被收集在《毛泽东主席选集第二卷》,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5月,此时,正值七七事变一周年也是打响全面抗日战争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主席写下这篇对于未来抗日战争发展局势看法的文章。如果从1931年算起,抗日战争已经打了7年,全面抗战打了将近一年,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华民族上下同仇敌忾,枪口一致对外,抗日情绪高昂。全面抗战以来,国内就产生两种声音,一种是“速胜论”;一种是“亡国论”,针对这两种声音,毛泽东主席结合日本和中国两者多方面因素考量,写下《论持久战》,得出结论:中国必胜,但是其过程是艰巨的。结合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我利用业余时间再次读完《论持久战》这篇文章,心中不由赞叹,毛泽东主席犹如当代诸葛亮,以今天过来人角度来看,抗日战争发展局势正如毛泽东主席所分析预测这样。《论持久战》全文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抗日战争为什么将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像其他两种说法“再战必忘”或者“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怎样进行持久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取得胜利的条件有哪些。毛泽东主席写的这篇《论持久战》以通俗易懂的语句,却让我读出站在国际的高度和事业,分析中国抗日战争未来局势。我在读《论持久战》最令我震撼的是,毛泽东主席所分析抗日战争未来发展局势影响条件,不仅包括中国和日本的国情对比,直接放眼太平洋战场,联想世界战争,联系苏联、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准确分析出抗日战争未来发展态势。要知道,那时候全面抗战才仅仅一年,在如此短的时间,毛泽东主席就准确分析出未来7年战争的走向。从日本和中国的军事实力分析,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在武器装备和人员教养方面都要比我军要高,这是必须要承认的,我国由于经济落后,在武器装备和士兵军事素养方面都很不足,这是不利于我国的情况。但是,毛泽东主席提到,日本是一个小国,资源匮乏,兵力不足,以他现有资源和兵力,是难以支撑他长期长线作战。中国国土面积大,物资丰富,虽然日军进攻很快,但是在1938年之时,我国仍有大半国土未被日本践踏,最主要我们有四万万中华儿女,只要我们民族意识彻底激发,四万万中华儿女团结起来,那日本必败。加之,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道义上就是失道寡助的,而中国反抗日本是正义战争,是捍卫民族尊严的斗争。中国自古就相信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日本到最后一个都不会占的。毛泽东主席在总结中国战争日本的条件时,提到三点:一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二是国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成;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兴起。从现在来看,就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日本还有顽固分子拒绝投降,企图做最后的顽抗,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做打击日本的准备后,日本最后才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76年,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早已不是之前的中国,就目前来看,我们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稳定因素仍然有很多,我们距离发达国家仍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仍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就军事方面,原子弹、导弹、氢弹的研发直接奠定了我国在国际的军事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代战争牵扯方面之多,我军多年未经过实战,现代战争如果真的来临也是对我军的考验。抗战初期,大部分人认为,我军应该采取阵地战,利用高沟深壑层层设防,打正面阻击战。但是通过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打的战役来看,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均付出惨烈代价。对于这些上阵杀敌的将士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也要肯定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防御阻拦日军进攻的脚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和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正面战场我军奋勇作战,浴血杀敌,付出巨大代价,但仍取得战局的主动性,究其原因,是战术不适用于我军实际。毛泽东主席认为抗日战争这场持久战将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阶段。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现在来看,百团大战后,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相持阶段,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标志着进入第三阶段战略反攻。毛泽东主席针对三个阶段提出一套具体灵活的作战方针。第一阶段,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和阵地战是辅助的。第二阶段,则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而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战再上升到主要形式,而辅之游击战和阵地战。这里,毛泽东主席讲述了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抗日战争阶段,武器是我们的弱点,我们要扬长避短,正面战争硬碰硬终归抵不过日本的飞机、坦克。那怎么办?毛泽东主席想到,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开展游击战,一方面军队进行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