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乌鸦喝水》教案关于《乌鸦喝水》教案范文集锦十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乌鸦喝水》教案篇1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再分男、女生赛读。2、找个别学生口头复述课文的大概内容。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主要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二、领悟课文内容(一)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中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二)逐段朗读,边读边悟。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1)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A、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不到水好辛苦的语气。B、“到处”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说说乌鸦飞过哪些地方?连起来说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飞过——,飞过——,飞过——。C、戴上头饰边表演动作边读这一句话。(2)乌鸦找到水了吗?可是……。想一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指名读第三、四句。2、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3、乌鸦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齐读第3自然段。(1)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说结果。(2)学生分组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过程。(3)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乌鸦是怎样做的句子。(4)比较句子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哪一句话更恰合?(第2句话,乌鸦必须一个一个地衔石子,瓶口小只能一个一个地放进去。)瓶子里的水升高。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进去,水不会一下子升高,是慢慢地升高。老师再用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渐渐”升高。)让学生说一说“渐渐”的近义词是什么?再用“渐渐”说句话。(5)齐读最后一句话。读出乌鸦喝到水时高兴的心情。(6)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齐读(7)你想对乌鸦说什么?4、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别的办法吗?(1、)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选出想得好的办法。范读激发学生朗读欲望。通过语言训练的方式,培养发散性思维,理解课文。将动手、动脑和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一)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二)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乌鸦最终喝到了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三)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四)你学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么样做呢?(五)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知道遇事要肯动脑筋的道理。板书设计19乌鸦喝水图(乌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愁眉苦脸)(动脑筋)↓(想办法)图(乌鸦)笑看见→想→放进→升高→喝到水《乌鸦喝水》教案篇2【内容简析】本课主要讲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见到一只瓶子里有水,可由于水少喝不到,它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设计理念】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乌、处、怎”等十二个生字,会写“升、办、可、里、多”五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难点:从句子中体会乌鸦的好办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质疑1.(出示玩具“乌鸦”。)看,谁认识这只鸟呢?(板书:乌鸦。)谁认识这个词?认读“乌鸦”一词。2.揭题读题《乌鸦喝水》,教学“喝”。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2.听课文录音带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3.借助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生字词,看谁读得准。4.小组合作读,要求读的时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后互评:他们读得怎么样?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6.愿意读给大家听的同学站起来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8.识记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三、总结课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提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语气。2.你最喜欢读哪一段?请你反复地把这段读好,并想一想,你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3.检查点拨。(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理解“到处”——表演、体会(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导朗读第一句。(2)联系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