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pdf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4-22T02:52:49.627Z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3月作者:苏桂琴[导读]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公布和实施,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想要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初中是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苏桂琴乌鲁木齐市第114中学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公布和实施,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想要发展就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初中是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思维导图;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2)05-090-01我国对思维导图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应用到初中语文学科中也稍晚,直到2011年才开始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专家致力于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大大推动了思维导图的向前发展。对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而言,我们需要思考“名著阅读是否需要缜密的思维”,在得到肯定性的答案之后,才应该认真对待思维导图的名著阅读的指导应用问题。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思维导图最早起源于英国,以人类大脑放射性的特点为根据,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研究表明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力、组织力、创造力等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更是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思维导图”可以避免教师在讲解时重复性的进行知识讲解,而是以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向学生占时所要学习的内容,清晰且明确。对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其次,“思维导图”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非常方便,只需要一个结构导图就可以将名著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重要内容、学生应该掌握的程度都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师教学时更容易抓住重点,学生也更容易了解所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去进行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依托思维导图,带领学生预习课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名著阅读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为性格叛逆、知识体系不健全的初中生。多数初中生尚未建立完善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架构,这对名著导读课程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名著阅读课程体系中,学生自荐、学校推荐、教师推荐数目均具有极强的文学性、思想性;而文本的篇幅较长,内容相对复杂。这意味着初中生在阅读名著时,不但需要浏览名著内容,还应深入思考名著核心思想。当前多数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使得学生很难持续阅读篇幅较长的名著;而由于初中生的思维逻辑不完善,其对于思想性、文学性较强的文字也无法深入理解。同时,在名著阅读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语文教师也不注重阅读思维培养,主要沿袭教学任务布置的传统模式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这很可能使小学生出现厌恶、抵触情绪,进而阻碍名著阅读进程。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革新传统提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的方式,依托思维导图开展辅助性的预习活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拆分文本中的知识重点,系统性地分类、归纳、梳理章节脉络,着重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进而强化自身的阅读思维与预习效率。比如,在围绕教材《社戏》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可明确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为鲁迅先生童年经历与看戏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可督促学生绘制中心点,明确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为社戏的三次观赏经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将一级分支向外延展,持续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可逐步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童年美好记忆以及其对于童年经历的怀念之情。此外,教师也应明确意识到初中生仍然不具有成熟的阅读思维,若仅依托传统阅读方式,则很难完全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因此,教师可督促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其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