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妇幼工作计划2022妇幼工作计划(精选5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何不好好地做个工作计划呢?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妇幼工作计划(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妇幼工作计划1为落实医院年度计划,我科下一步要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针对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计划与重点安排如下:1、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产后2—4天进行听力筛查,保证筛查质量,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3、继续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杜绝一切不良事故的发生。5、因新生儿听力筛查需在安静睡眠状态下完成;有时一个要反复多次的筛查,造成家长堆积,等待时间过长,致使家长们烦躁不安、容易发生争执,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所以急需给我们增加人员,更新我们的仪器设备。妇幼工作计划2为了切实加强我乡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两个系统管理质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力争把20xx年成绩再提高一节,现制定xx年妇幼工作计划。认真落实“两纲”和“母婴保健法”,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全面推动孕产妇管理工作,提高辖区孕产妇保健质量,现计划如下: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①院领导兼职妇幼工作成员、妇产科人员专职。②逐渐完善妇产科硬件设施;配合妇产科医生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新的网络,并保持良好的关系。③与村医签定责任书,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二、孕产妇系统管理。①每月8号各村上报孕产妇及儿童(包括流动孕妇及儿童)人口信息,力争准确。②每月8号各村医上交孕产妇资料和其它方面的妇幼资料。③每月30号到中心医院收取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各类全部资料。三、学习与监督。①按时按点参加上级领导单位组织,举办的各类学习和例会,并及时把与会精神和工作任务下传落实。②医院定时对村医进行培训和工作督导,并有书面记录。③随时支持配合上级领导单位来我院的指导和督察。四、加大妇幼宣传。①医院及各村及时对妇幼政策进行宣传,每村永久性宣传标语不低于2条。②对于孕产妇的咨询,各村专干要做到科学准确不推不拖。妇幼工作计划3为进一步提高我村妇幼保健工作,使我村妇女儿童达到健康水平,巩固降消项目“第三周期”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一、定期参加培训学习。二、按时到孕产妇家中做产前检查与产后访视。三、争取把计划内的`新法接生率提高到100%,在家产前检查率达100%,其中每人必查五次,高危孕产妇产前达八次,产后访视率达100%,其中每人必访三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8%以上,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达100%,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四、加强烈高危筛查,高危产妇的管理率达100%,并动员及护送住院分娩,争取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五、认真搞好儿童体检。六、产后42天访视率在80%以上,0—6岁儿童体检率达70%。七、及时填报和送报儿童死亡及孕产妇系统死亡数,高危孕产妇数、每季度出生统计数等。八、积极参与五月份全镇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及儿童体检工作,并参与镇进行的妇女健康教育及“优生优育,科学育儿”等知识宣传。九、九月份进行4—6个月以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十、年终做好迎检工作安排。十一、每月按时参加镇计生妇幼保健站例会,并接受培训及考核。十二、加强妇幼卫生资料的收集、汇总、报表、卡片、表册填写完整不漏项,确保上报数据准确、可靠。妇幼工作计划4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河南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充分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杜绝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确保母婴健康与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妇幼卫生服务水平,特制定20xx年妇幼保健村级培训工作计划。一、镇妇幼保健人员定期到本镇所有村级进行检查、督导,促进村级妇幼保健各项业务的开展及落实,每月召开例会,每半年开展业务培训一次,不断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及时、准确、全面和系统的做好妇幼卫生资料统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二、村级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传达上级工作指导思想,布置工作任务,如做好免费婚检、叶酸增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宣传发动,动员产妇住院分娩,督促孕妇产前检查等,并及时反馈基层妇幼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和帮助解决妇幼保健业务工作中的`问题,促进基层妇幼保健工作有条有序的开展。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上下信息沟通、反馈和利用,做好婚前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