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要点总结.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要点总结.pdf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要点总结.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更新要点总结一、主要更新要点1、“病原学特点”中提到:目前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株成为主要流行株。现有证据显示Omicron株传播力强于Delta株,致病力有所减弱,我国境内常规使用的PCR检测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2、“传播途径”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3、“临床表现”中提到: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4、“诊断原则”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5、“鉴别诊断”增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应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6、疑似病例排除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不再要求抗体)7、“治疗”中提到: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而不要求去定点医院治疗)8、“抗病毒治疗”中增加: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和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9、解除隔离标准有较大更新: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10、出院标准有较大更新: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11、预防部分提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二、部分调整要点对比第八版,九版《方案》在病毒特征、检测手段、诊断方式、诊治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调整,具体要点如下:(一)新毒株症状公布自今年天津疫情以来,奥密克戎突破国内防线,和德尔塔双线并行。为便于开展相关工作,《方案》对主要症状进行了明确。临床表现: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方案》提到,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二)诊断标准调整:取消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对比第八版发现,新版取消了14天内与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的诊断标准。《方案》提到,有下述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即诊断为疑似病例。(一)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二)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三)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四)聚集性发病(14天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从字面来看,这一调整或许意味着发病前14天内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不算疑似病例了。(三)轻症集中隔离,不用再去定点医院了近期,有不少人反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对此,《方案》提到,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也就是说,对于轻型病例而言,不用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但是如果病情加重,应及时转至定点医院治疗。这一调整,不仅降低了医疗占用率,也一定程度避免了部分交叉感染。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调整是该版本最适时、突出的亮点之一。(四)增加抗原检测,三类人适用《方案》指出,要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快速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