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案.docx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渔歌子》教案.docx

《渔歌子》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渔歌子》教案《渔歌子》教案(通用14篇)《渔歌子》教案篇1教师简介1996年毕业于南平师范,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十余年来,多次在市、区课堂教学比武和演讲赛中获奖;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探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形成自己自然质朴又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设计说明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里最亮丽的瑰宝,作者将自己的悲或喜、情与物,浓缩在方寸之中,读来令人神思激荡。《渔歌子》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优美春色和垂钓时那种悠然自得的意境,情景交融,显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重点抓住词眼“不须归”,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文本,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思考、想象、表达等实践活动,理解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境,欣赏词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教学目标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通过想象,体会词的意境。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词的意境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教具准备:1、音乐2、图片3、作者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学,感知词的内容1、由张志和的别号——“烟波钓徒”引入教学,板书揭题。2、生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3、正音,认读“箬笠”“蓑”。指导生字书写,掌握“塞”“鹭”的结构特点。4、齐读全诗。二、质疑细学,体会词的内容意境(一)议词眼,初步体会“不须归”的含义。(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相机理解“须”的含义。(2)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觉得没有必要回去呢?(二)引导想象,体会词的景色之美1、一读全词,发现美景之多。2、二读全词,描绘景物色彩之美。引导学生将色彩与景物联系起来,体会词的色彩之美。(1)找出词中已有的白、青、绿三种色彩。(2)体会隐藏在“西塞山、桃花”等字词后面的色彩。3、三读全词,体会景物动态之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学会用上排比、拟人、比喻等手法,将心中的画面说具体,体会景物动态之美。4、议一议,将感受到的色彩之美、动态之美,较完整地描绘出来。引导生用上“我喜欢这(),你看——”的句式三、品悟词眼,感悟词人心境(一)品读词句,体验意境之美。1、重点指导朗读一二两句。(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2)运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开展朗读训练。2、引读一二两句。(二)解读词眼,体会“不须归”的情怀1、创设情景:远山传来悠悠的呼唤……面对此情此景,张志和的感受怎样?请用词中的句子的回答。2、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意境。3、深入理解“不须归”。(1)简介张志和生平。(2)小结。4、齐读全词四、多种形式诵读,演绎心中的《渔歌子》1、师生合作,学习多形式的朗读(1)师生配合读,引导体会诗词一咏三叹回环复沓的表达方法。(2)生生配合读,选择自己的伙伴一块儿读。2、启发学生把板书补充完整,改编成童谣。3、师生合作,利用童谣引读全词,诵读《渔歌子》。五、总结全词,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高飞桃花流水不须归鳜鱼正肥乐而不归青青箬笠绿绿蓑衣斜风细雨《渔歌子》教案篇2[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渔歌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诵读。2、通过想象、描述词的画面,理解词意,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山水的感情。[教学理念]张志和作为一名诗词书画大家,他的作品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本设计以画词的形式,想象理解词的意境,同时链接相关资料,丰满对词人张志和的认识,达到对《渔歌子》的理解更加饱满的目的。[教学重点]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读出词的韵味。[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情操。[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生自我介绍姓名及姓名来历,导入2、介绍张志和。刚才我们聊了一个和名字有关的话题,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名字,你对这个名字了解吗?(板书:张志和)咱们来做个有趣的游戏,猜猜“张志和”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师介绍。3、揭示课题。张志和是唐代著名的词人,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首词叫《渔歌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词,以前接触过吗?谁知道什么是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首张志和写的《渔歌子》。二.诵读词文,初步感知。1、生自由读词,把生字读准,把词念通顺,注意停顿。2、指名读诗,教师评价后全班齐读。3、同学们,读了之后,发现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4、张志和这个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他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大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说: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