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报告(五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报告篇一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进行设计的重要基础。毕业实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认对待。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技术性,所以必须在大量理论知识功底的基础上,加强在实践中的锻炼,而实习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的锻炼这一点,因此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锻炼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它使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和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无法了解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在校的大学生真正的迈进社会做出必要的准备。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x县x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承担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共和高层民用建筑及电力工程、工业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等的监理企业。在本县行业它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工作人员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人际技能,工作气氛也很融洽。xx月xx日--xx月xx日,我在x县x有限责任公司x县铜锣湾铭城项目监理部岗位实习。实习任务主要来说就是看监理工程师如何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首先进行图纸熟悉,为了能更明白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将办公室里的图集看完,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还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问题,我和大家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因为实习过后就要进行工作了,看不懂图就不能做出合理的造价和全过程的工程管理,所以看图对我说确实很重要。实习期间我也有下工地进行了实践。为了能对工程造价工作更熟悉和掌握,我对工程量的计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际学习。钢筋的计算是最麻烦和费力气的事情。我也专门学习了一下。钢筋在一个工程中占据的费用很大,计算结果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建筑上钢筋的计算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估算法和料表计算法。估算法:以每平方含钢量乘面积。含钢量又按结构不同含量也不同。料表计算法:根据钢筋工的下料表,计算各规格长度的理论重量,汇总即可。下料表就要一根梁一根柱来计算了。下料表的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是根据图集03g101-1和相关的规范规定,钢筋的规格、品种,又根据图纸要求。我实习的工程项目部要求我们用梁表计算法进行计算,为的是要求计算的精确。也是为了锻炼一下我的基础能力。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我一个多月的实习,对钢筋的计算也总结点经验。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然后我们一般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这里主要说的是梁的钢筋的计算。从梁的计算来看,你就很容易发现钢筋计算的麻烦程度。一、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x+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长度=2x固(20d)+2x段长度+次梁宽度+2x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