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_418.docx
上传人:一吃****书竹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_418.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_41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必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五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1中班数学活动:比较高矮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活动准备: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矿泉水瓶、小矿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2、事先设置好表演情境。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学习在同一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设置表演情境。请两个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问:他们俩究竟谁高,谁矮呢?这样能比出高矮来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充分讨论。教师小结: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幼儿示范正确的比高矮方法。2、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3、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指导语:一天,几只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4、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玩游戏《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选出每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来比赛,选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颁发奖牌,并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多运动,才长得高。活动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物体的高矮、一样高,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关系。2、尝试2~5个物体的有序排列。活动准备:安置有一定高度的垂钓小铃1个、高矮不等的玩具娃娃。活动过程:1、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请两名高矮不等的幼儿从铃下走过,分析讨论一人碰铃、一人不碰铃的原因。幼儿两两结伴,通过比较,掌握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办法。2、两人一组比较物体的高矮:每组一套不等的玩具娃娃,教师提出操作要求:-----“每次取两个娃娃,找出最高、最矮的娃娃,将娃娃按序排队。”书面练习,目测比较高矮:介绍练习的`内容及其要求,核对练习的结果,练习的情况。3、初步理解物体高矮的相对性:幼儿找2~3个不同的对象比较高矮。比较后,引导幼儿说说比较的结果。教师就物体的高矮的相对性问题进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3【教材分析】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数学符号“>”“<”“=”则是用来指称一定数量关系的标志,可以将数物关系一目了然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数字,中班幼儿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物品,初步了解用一一配对的方式可以比较数量的大小,在与同伴游戏中开始通过数量关系比较两数的大小(例:分饼干、分积木)。4-5岁幼儿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但是他们很少接触到数学符号和用词语描述,比较两数的大小的经验(例:比较5和3,能够说出“5大”,但是不能用语言描述“5大于3”;比较2和2,能够说出“它们俩一样多”,但是不能用词语表述2等于2)。为了让幼儿理解“>”“<”“=”意义并更好的运用于实际操作问题中,我选择了用数学符号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大小,作为本次活动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我将活动重点等为:学习用符号和词语比较两数大小。难点定为:在实际操作中以一一配对的方式比较实物的大小。【设计思路】本次通过以下6个环节带领幼儿体验科学活动的魅力。即:说—论—练—比—玩—享。【活动目标】1、认识数学符号“〉”、“〈”、“=”。2、学习用符号和词语比较两数的大小。3、尝试以一一配对的方式比较实物的大小。4、体验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快乐。【活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