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Ch****7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WORD版含答案.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课后篇巩固探究“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其拥有最显著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1.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关于图示各部位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河,因淀积作用而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作用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2.图中6和7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解析:第1题,地下河是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图中6为石钟乳,7为石笋,是在流水的淀积作用下形成的;2、3处为裂隙,不是断层。第2题,6、7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良好。答案:1.C2.C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完成第3~5题。3.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溶蚀作用有关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解析:第3题,喀斯特地貌可分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石林、峰林、石芽、峰丛、孤峰、残峰、溶蚀洼地、溶蚀谷地等。第4题,地面喀斯特地貌的峰林、峰丛、溶蚀洼地等主要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④景观的形成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图中④景观代表的是地下喀斯特地貌,其代表性的地貌类型主要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答案:3.A4.D5.B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景观图。读图,完成第6~7题。6.以上“天生桥”中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是()A.黄土桥B.海蚀桥C.喀斯特溶蚀桥D.风蚀桥7.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①岩石圈物质循环②碳循环③水循环④生物循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6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因此,风蚀桥最可能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7题,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有关,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有关。答案:6.D7.C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8.从上图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耕地不足,石漠化现象突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降水丰富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干燥度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8题,结合四幅示意图分析可知,云贵高原形成初期,内力的隆起作用起主导作用;后期,流水的侵蚀等外力作用对形成目前云贵高原崎岖的地形起主导作用,C项正确。第9题,贵州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石灰岩地区土层薄,地势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答案:8.C9.A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天坑之最,被称为“世界天坑博物馆”。据此完成第10~11题。10.大石围天坑是()A.大的陨星坑B.很深的坳陷盆地C.火山口D.一种喀斯特漏斗11.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解析:第10题,广西乐业地区是石灰岩分布地区,广泛发育着喀斯特地貌,大石围天坑是一种喀斯特漏斗。第11题,图中的A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B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C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V”型谷;D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答案:10.D11.D桂林山水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这里山奇水秀,风光绚丽。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第12~13题。12.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海浪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溶蚀作用D.冰川的剥蚀作用13.下列对不同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黄河中游河段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云贵高原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华北平原D.“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