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脉管系统(概述)★心血管系统功能(1)输送营养物质、氧气、激素至全身器官、组织、细胞。(2)将代谢产物及其CO2运输肺、肾、皮肤等排除体外,保证新陈代谢。(3)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动静脉只与血液流动方向有关,与血液颜色无关。脉管系统(概述)三、血液循环路径(体循环/肺循环)1、体循环行径与特点☆体循环特点: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主要功能是将含氧和营养物质输送滋养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CO2经静脉运回心。2、肺循环行径与特点☆肺循环特点:行程短,只流经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为血液加氧并排出CO2。四、血管吻合以及侧支循环心脏一、心的外形心尖——朝向左前下,左心室构成,圆钝游离。★体表投影: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心底——朝向右后上,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两面:胸肋面(前面)—前上方,右心房+右心室膈面(下面)—后下方,左心室+部分右心室三缘:【1】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2】左缘——斜向左下,由左心室构成【3】下缘——右心室+心尖部三沟:沟内有血管走行,脂肪组织覆盖。①冠状沟:靠心底呈环形,前被肺动脉干中断。②前室间沟③后室间沟三沟:①冠状沟②前室间沟③后室间沟二、心的位置①上方—出入心的大血管。②下方—膈③两侧—与肺和胸膜腔相邻。④后方—食管、迷走N、胸主A⑤前方---胸骨体、2~6肋软骨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一小部分(左肺心切迹)借心包与胸骨体下部、左侧4-6肋软骨直接相连。★心内(右心室)注射——左侧第4肋间隙,紧贴胸骨左缘进针。三、心的体表投影四、心的各腔2、右心室1个入口——右房室口右房室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向左上方伸延变细的部分,形似倒置的漏斗形。1个出口——肺动脉口动脉圆锥的上端即右心室的出口,称为肺动脉口。在口的周缘附有三片袋口朝上呈半月形的瓣膜,称为肺动脉瓣。3、左心房(在右心房后方)左心耳—右前方突起梳状肌4个入口——左上、下肺静脉口;右上、下肺静脉口1个出口——左房室口。4、左心室(在右心室后方)1个入口——左房室口左房室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1个出口——主动脉口在口的周缘附有三片呈半月形的瓣膜,称为主动脉瓣。1、心壁构造(1)心内膜——风湿性心脏病(2)心肌(左心室肌最发达)(3)心外膜——浆膜,即心包脏层2、房间隔(卵圆窝最薄约1mm)3、室间隔(1)肌部——下方大部分(2)膜部——上方靠近主动脉口下方小部分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能够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维持心舒缩的正常节律。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是心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发源地,称为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发出冲动传到心房肌,使心房肌收缩,同时将冲动也传到房室结。2、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心内膜深面,在冠状窦口的前上方,呈扁椭圆形。房室结发出房室束进入心室。房室结的作用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到心室,但冲动在结内传导较慢。次级搏动点,50次/分。3-4、房室束(希氏束)-左右束支从房室结发出后入室间隔膜部,在室间隔肌部分为左、右束支(左、右脚),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心内膜深面逐渐分为许多细小分支,最后形成浦肯野纤维网,与一般心室肌纤维相连。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1、动脉——左右冠状动脉2、静脉——心大、心中、心小静脉左冠状动脉:起左冠状动脉窦。●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绕过心尖右侧,至后室间沟下部与后室间支吻合。●左旋支:沿冠状沟向左行,绕过心左缘和心的隔面。前室间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前2/3和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及左心房。右冠状动脉:起左冠状动脉窦。沿冠状沟向右行,绕心右缘到冠状沟后部,一般分为二支●后室间支—较粗,沿后室间沟向下前行,称为后室间支,到后室间沟下部与前室间支末端吻合。●右旋支—较细,向左,分布左心室后壁(膈壁的右侧部)。心尖——朝向左前下,左心室构成,圆钝游离。★体表投影:左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三沟:沟内有血管走行,脂肪组织覆盖。①冠状沟:靠心底呈环形,前被肺动脉干中断。②前室间沟③后室间沟①上方—出入心的大血管。②下方—膈③两侧—与肺和胸膜腔相邻。④后方—食管、迷走N、胸主A2、右心室1个入口——右房室口右房室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动脉圆锥——右心室腔向左上方伸延变细的部分,形似倒置的漏斗形。1个出口——肺动脉口动脉圆锥的上端即右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