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地球日的演讲稿世界地球日的演讲稿合集七篇演讲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那么你有了解过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地球日的演讲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世界地球日的演讲稿篇1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地球日里的承诺。同学们可曾记得,早在40年前的4月22日,全世界就向地球许下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承诺:善待地球,保护环境。并将那一天定为世界地球日。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唯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自从我们的母亲——地球诞生后,便为她的儿女——人类创造美好的一切。“鲜花、白云、蓝天、大海……”成了她送给人类的最好礼物。自古以来,许多诗人和作家都在赞叹地球的美。“大自然”是他们写诗作文的最好素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句诗就是对自然的由衷赞美。我们依赖着大自然,不断汲取着、消费着地球丰富的资源,似乎它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们贪图一时之利,将工厂废水污水尽数排入湖内,即使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都不可避免,据统计长江仅三峡库区的生活垃圾堆存总量就达到了380万吨,工业废物堆存更超过了3000万吨!走在大街上,到处弥漫着工业和交通排放的有毒废气给地球上的大气带来极大的破坏。世界上每年仅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就达2亿多吨,碳氢化合物5000多万吨。不仅如此,人们还过度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xx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就有一种物种在灭绝。在人类肆无忌惮的汲取之下,地球终于愤怒了。20xx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西南大旱。作物受旱9068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同时全球正在变暖;高山冰川在逐渐消退;地球的气温不断升高,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世界上许多沿XX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可是,我们却根本没有权力指责地球的无情,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面对着逐渐衰竭的地球,人类终于惶恐了。为了避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悲剧上演。人类呼吁低碳生活,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央及时提出了可持性发展的战略方针,果断采取各种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治理污水,推广沼气池,清理河道、江道垃圾,关闭一个个污染严重的生产点。同时还进行了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民众活动……同学们,为了挽留住地球的美丽,全民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智慧净化生存环境,用良知阻止破坏环境的现象,用勇气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用热情传播环保的理念。让我们为了地球的青春永驻捡起每张纸屑、劝阻废水排放、挥起铁锹种树;让我们为了地球的永盛不衰少乘电梯1次、少看电视1小时、少开车1公里、让我们为了地球的持久寿命省每一度电、省每一升水、省每一度天然气……让我们响应全国近千支“李四光中队”的号召,从今天开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主人。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的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让我们共同实践我们许下的诺言: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世界地球日的演讲稿篇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携手爱地球》。在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地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它是我们赖以生存之地,我们每一个人都理应爱护她,保护她,珍惜她,可是我们是不是都这样做了呢?当我们忍受气温的骤然变化时,当我们已渐渐忘记春天的感觉时,当我们听到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百年大旱时,当我们从羽绒服直接过渡到衬衫时,当我们偶尔抬头发现天空已经不是那么湛蓝时,我们都在不约而同的问着一个问题:我们的地球到底怎么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大量的消耗水资源和污染环境,已经把一个美丽的.地球毁的不象样了。那发臭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那肮脏的树枝上挂着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着果皮和纸屑。清清的小河、绿绿的森林、蓝蓝的天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地球渐渐被毁灭,那么人类呢?随着气候变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低碳生活也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最时尚的词汇。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积极提倡并从点滴做起,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本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在此向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发出以下倡议:1、平时勤动手、多动脑,学会旧物巧利用,变废为宝。2、在家中、学校、社区和父母、同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