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焓的测定.docx
上传人:涵蓄****0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燃烧焓的测定.docx

燃烧焓的测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燃烧焓的测定燃烧焓的测定实验2燃烧焓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数显氧弹式热量计测定燃烧焓的热力学原理;2.了解数显氧弹式热量计的构造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实验原理】物质标准摩尔燃烧焓燃烧焓是指在温度和标准状态下,由1mol指定相态的物质与氧气完全氧化的等压反应热,记为?cHm(B,T)。在适当条件下,很多有机物都能在氧气中迅速地完全氧化,因此可利用燃烧法快速准确地测定其燃烧焓。测定装置:氧弹式热量计,如图2.1(介绍氧弹式热量计结构,待测物燃烧处,等容绝热系统)。因在氧弹式热量计中被测物质在定容下燃烧,因此测得的为QV,即?cUm。但根据?cHm(B,T)=?cUm(B,T)+?pV若视为理想气体(?PV=?BνB(g)RT),并忽略压力对?cHm(B,T)影响,则:?cHm(B,T)=?cUm(B,T)+?BνB(g)RT(2.1)?cUm(B,T)测定原理:整个热量计可看做一个等容绝热系统,故?U=0。?U由四部分组成:1样品在氧气中等容燃烧的?cU(B);2引燃丝燃烧的?cU。3氧弹中微量氮气氧化○○○4热量计(包括氧弹,内桶,搅拌成硝酸的?fU(HNO3),即等容生成热力学能;○器和温度感应器等)的?U(热力计)。因此:?U=?cU(B)+?cU(引燃丝)+?fU(HNO3)+?U(热量计)=0?fU(HNO3)相对于?cU(B)极小,而且氧弹中的微量氮气可通过反复充氧加以排除,因此?fU(HNO3)可忽略不计,上式则变为:?U=?cU(B)+?cU(引燃丝)+?U(热量计)=0更实用的形式:m(B)·Qv(B)+m2Q2+C?T=0(2.2)实验测得能当量C后,根上式计算Qv(B),进而换算为?cUm(B,T)(除以MB)。再应用式(2.1)可计算样品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Hm?(B,T)。温差修正:式(2.2)是在绝热的条件下导出的,而氧弹热量计不是严格绝热的,且受传热速度的限制,样品燃烧后由初温达到末温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量热系统与环境间不可避免要发生热交换。因此,由温度计直接测得的温差不是体系真实的温差?T,必须对其进行修正。温差修正有经验公式法和作图法等。经验法公式法原理:设实验时每隔30s读取一次系统的温度数值,作T~n图,见图2.2。AB代表点火前热量计系统温度到达恒定时的初期温度变化规律。DE为点火后量热系统达到最高温度后的末期温度变化曲线。BC和CD分别代表点火后温度上升很快(?T≥0.3℃/30s)和上升缓慢(?T?0.3℃/30s)的两个燃烧阶段,其温度读数次数分别为n1和n2。把整个升温过程(即曲线BC和CD段)当作燃烧过程的主期。因n2(CD段)比n1(BC段)大得多,CD段又接近末期温度,所以主期内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状况与末期阶段(DE段)的基本相同。那么主期升温过程的热交换所引起的温度修正?θ可表示为:?θ=(n1+n2)Vn=nVn(2.3)此种修正方法简便,但过于粗略,误差较大。若把主期升温过程分为BC和CD两个阶段来考虑,则更接近实际情况。量热系统在CD段仍按末期温度变化率n2Vn进行修正,而BC段介于低温和高温之间,可按初期和末期温度变化率的平均值加以修正。若设初期温度变化率为V0(℃/30s),则为(V0+Vn)n1/2。因此,整个主期由于热量交换所引起引起的温度修正值为??校?(2.4)?T=T高-T低(2.5)式(2.4校2.5)计算体系的真实温差?T。标准物质法标定热量计能当量C:在相同的条件下,将质量为m1的已知燃烧热值的标准物质(常用苯甲酸,其等容燃烧热值Q1为2.640×104J·g-1)进行燃烧,将所测得的实测温差代入式(2.4)、(2.5)和式(2.2)可得热量计的能当量C。【仪器试剂】XRY-1A型数显氧弹式热量计全套(氧弹、搅拌器、数字贝克曼温度计);压片机1台;专用放氧阀1个;氧气瓶及减压阀1套(公用);充氧器1台(公用);电子天平1台(公用);托盘天平1台(公用);万用表1个(公用);10mL移液管1支。2000mL和1000mL容量瓶各1个;直尺1把。分析纯苯甲酸;镍铬引燃丝(10cm);煤粉沫。【实验步骤】1.能当量C的测定(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精确度在±0.1mg内)10cm的引燃丝,然后将引燃丝中部绕成环状。(2)苯甲酸预先在烘箱内(50℃~60℃下)烘30min,称约1.0g~1.2g,将引燃丝环状部分与苯甲酸一起压片。压好样品后先在干净的桌面上敲击2~3次,以除去没有压紧的部分,再准确称量其质量。(3)开启氧弹,分别将引燃丝两端固定在氧弹内两电极柱上。(药片悬于不锈钢坩埚上方,引燃丝不要与坩埚接触,以免短路导致点火失败)用移液管取10mL蒸馏水放入氧弹中,盖上氧弹盖并拧紧。打开氧气瓶阀门,调节减压阀使压力达到2.0MP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