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素材模板为了树立科普特色学校形象,促进我校创建工作,进一步在校内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科普教育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规格化、制度化、有序化,特制定20学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地震工作方针,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开展。二、工作目标1、认真抓好防震减灾日常宣传教育活动。2、坚持开展以“纪念日”为契机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3、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4、安排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5、组织学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6、在学校网站开通“防震减灾”科普专栏。三、具体措施(一)工作内容1、加强领导,各项工作到位。学校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网络的作用,定期研讨工作,同时支持和保证开展科普活动经费的需要。做到各项活动开展目的明确,事迹确定,任务落实,有专人负责。2、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为使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将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利用集体晨会、广播、班队活动课、黑板报、报告、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科普兴趣小组、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从中不但受到教育而且提高实践能力。3、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活动。为广泛有效地配合学校科普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在各班选拔一部分具有地震知识基础且对防震减灾充满兴趣的学生,组建学校又一个具有特色的科普兴趣小组——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监测与预报的相关技术,并扩大宣传。4、举办防震科普报告、讲座、知识宣传活动。学校将利用集体晨会、广播,每月进行1—2次全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地震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方面的录像片、VCD,使他们进一步收到地震减灾知识的教育。5、开展防震减灾竞赛与征文活动,普及地震知识。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明确几个防震减灾“纪念日”的重要意义,并宣传教育《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学校将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或班级给予奖励。6、开展防震技能训练。学校将结合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拓展知识开展灭火、救护、搬运和包扎伤员等防震自救互救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救助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四、具体工作2月份1、写一条防灾减灾的横幅,张贴防震减灾的宣传标语。2、每个学生看一本防震减灾的书籍,写一篇心得体会。3、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及防震减灾救护知识讲座。3月份1、出一期“防震减灾”板报专刊。2、组织学生光看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录像。4月份1、“国际减灾日”科普教育活动。2、班级制作“防震减灾”,科技小报。3、学校利用集体晨会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集中教育。4、班级开展“防震减灾”主题班会。5月份1、各班撰写“防震减灾”科普小论文。2、学校应急避震演练。3、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橱窗更新内容。4学校广播站对学生进行集中宣传教育。、5、地震科普知识讲座。6月份1、“防震减灾”主题征文活动。2、各班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3、组织学生观看地震知识科普宣传教育录像。4、防震技能训练。7月份1、“防震减灾”科技小报评比。2、撰写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总结。3、“防震减灾”社会实践活动。8月份1、制定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工作计划。2、建立以校长为首的防震减灾教育组织网络,分工负责,落实具体工作。3、组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9月份1、防震减灾科普小组开始活动。2、各班组织学习《防震减灾法》。3、各班开展“防震减灾”主题班会。4、利用集体晨会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10月份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11月份1、举行“地震知识知多少”科普知识竞赛。2、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话或报告。3、组织学生观看地震知识宣传教育录像。学校安全工作计划篇二:防灾减灾安全工作计划每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也就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年是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城镇化与减灾”。为宣传这一主题和防灾减灾知识,板报网小编整理了有关20年度学校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大家参考。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全防护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震减灾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工作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