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路旁的橡树》原创教学设计《路旁的橡树》原创教学设计(2篇)《路旁的橡树》原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是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潜心读文,走进课文描写的情景,获得真切的感受。注重学生的自悟,同时又渗透概括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发表个性化见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前苏联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叫苏霍姆林斯基,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引导归纳课文主要内容。(1)提问法:人们在做什么事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样解决的?(2)填补法:在修路时,碰到了一棵、的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为橡树。他们有一颗的心。(依次可为:宽阔平坦漂亮粗壮结实挺拔马蹄形让路高尚)三、自主阅读,感悟课文1.再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预设: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2.在小组内就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并讨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四、指导阅读,领会主旨1.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2.就以上画出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1)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预设:①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②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2)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3.课件出示句子。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1)句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2)指名朗读这句话,读出舒缓的语调,低沉的语气。4.教师朗读第八、九自然段: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5.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1)“不约而同地赞叹”说明什么?(2)“高尚的心”又说明什么?(3)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6.读了课文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说一说。《路旁的橡树》原创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路旁的橡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遍。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生读)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要求准确)师:首先,我们来比谁课文中的字音读的准确。请同学们自由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同桌帮助,2分钟后教师检测1、自由读。师:现在我们的比赛开始。(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纠正。)3、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更正,师板书。xiē楔子4、集体认读所板书内容。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师:“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1、自由读(2分钟)2、指名读四、第三次“先学后教”(一)先学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请看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工程师和工人们为什么都沉默不语?2、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7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二)后教师:好,时间到,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指名回答)指名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多叫几个同学回答,只要意思对即可。)1、工程师沉默不语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