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docx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在中青班培训结课总结交流发言材料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其中首要着力点就是产业振兴。在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供求失衡,产业竞争力持续偏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等突出矛盾前提下,亟待重新审视传统农业发展路径,加快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新路径、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特色农业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培训内容,我将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的意义、面临的挑战和几点建议谈谈我的感受:一、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中国地广物丰、资源禀赋区域差异较大,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径,是当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大农业相比,特色农业的特点十分鲜明,除具有资源、产品优势特色外,多数还蕴含社会、文化、历史等特色元素,因此特色农业也具有功能多元、价值多重的突出特征。发展特色农业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对加快打造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依托地区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加快推进优质农产品品种结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科学布局,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推动农民脱贫增收的现实途径。特色农业多集中在偏远和资源贫瘠的地区,这些地区也多是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发展特色农业也是满足消费需求升级的重要举措。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有利于满足国内持续增长的多元化、优质化农产品消费需求。发展特色农业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利于加速农村人才集聚、促进乡村文化传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协调推进“五大振兴”,实现全面振兴。二、我国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较大挑战。从产业内部障碍来看,首先是特色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受目标市场区域相对集中影响,特色农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多集中在区域内。盲目扩大规模易导致市场饱和、产业效益受损。其次是要素配置效率偏低。突出体现在技术、资金、主体、信息、基础设施和装备等有效供给不足。特色农业普遍存在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再次,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精深加工开发不足。特色产业开发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全产品开发较为欠缺,产业产品价值挖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最后,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内打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少,但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屈指可数,特色农业普遍存在资源和产品特、优,但影响力不够大的问题。再从产业发展外部制约看。一是特色农业面临外部竞争。部分特色农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面临国内相似产品的竞争;部分外向型程度高的特色产品面临进口产品的替代和冲击。二是特色农业市场风险较大。生产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引发产量波动和价格波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均是特色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的体现。三是特色农业保障机制缺乏。国内尚缺乏针对特色农产品实施生产保险或市场保险支持政策,生产主体和产业发展保障水平较低。三、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一是加强特色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和挖掘地区优势特色资源,合理开发和布局优势产业,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例如《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10大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8100亿元,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00亿元以上。全省农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近年来,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精心打造粮食、畜牧、烟草、蔗糖、橡胶等,迪庆、丽江、怒江、大理等州市凭借三江并流区域和相似的高原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资源优势,依托河谷地带大力发展高原渔牧、高能食品、高原旅游等产业,打好“三江并流”牌,效果凸显。二是强化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和装备支撑。重视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开发,强化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研发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有效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产业附加值。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机装备、仓储、加工、物流、冷链等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现代农机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到2018年,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企业总数超过8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0亿元,能够生产4000多种农业装备产品,市场规模占全球的45%以上,国际贸易总量占全球的20%,成为世界农机装备制造和使用大国。技术和产品不断优化升级,攻克了精细耕作、精量播种、高效施肥、精准施药、节水灌溉、低损收获、增值加工等关键核心技术,满足90%的国内农机市场需求,支撑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68%。水稻精量直播机、60行大型播种施肥机、精量植保机械、智能采棉机等重大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齐平,基本解决了水稻、小麦